蒲老對病人說:“舌頭伸出來我看一下。”
病人皺著眉頭,神色疲倦地吐出了舌頭。
許陽也看了過去,舌苔薄白,中心黃膩,邊質紅。
病人是女性,月經在十日前已經過去了,但是現在卻又出現了。
蒲老給患者診斷脈象,稍頃之後,蒲老說道:“患者脈象兩寸浮數,右關沉數短澀,左關弦數,兩尺沉數。”
高華信一一記錄下來。
蒲老這話一出,也惹來旁邊中醫的關注。他們也不禁多看了蒲老幾眼,這個醫生診脈非常細緻啊,雙手寸關尺一共六部,都非常仔細地診斷到了。
各家也都討論了起來。
蒲老皺眉思索了一下,問道:“許陽,你覺得怎麼樣?”
許陽想了想,則道:“後夏至為病暑。夏至後,熱盛於上而下迫,溼蒸於下而上騰,溼熱交蒸,風行其中,人在氣交之中感之而病,為暑病。”
“暑溫和溼溫都是季節流行病。暑和溼是六氣之一,都是外邪致病因素。一年當中六氣主事各六十天。但春分到秋分的一百八十天,是君火、相火和溼土三氣錯綜為用。”
“也就是熱、溼、火混合為一,所以夏秋之間病人發病急速,傳變也快,但是病人的症狀卻並不一樣。”
“就以此患者而言,觀察該患者的脈證可知,患者之前應該是暑溫夾風。其頭身、脈浮是因為風。其心煩,舌赤苔黃,口渴發熱是因為暑。”
“但現在患者因為服用寒涼太過,冰伏其邪,所以導致病邪留滯不解。所以才變成這樣,病情反而更加重了!”
許陽還沒說完呢,之前的主管醫生忍不住了,他打斷道:“小夥子,你的意思是我們的用藥不對才導致她病情加重的?”
許陽皺眉點點頭,的確是用了太多寒涼的藥了,之前的劑量就已經那麼大了。後來又還用了那麼多寒涼丹劑,甚至還有安宮牛黃丸!
舉個簡單例子,這就像是地面上燃起了一堆小篝火,沒那麼厲害。結果你拿來了高壓水槍還不算,還給上面扔了二百斤冰塊。
太誇張了。
不僅火沒滅掉,反而是把地面給傷了,看似表面沒火了,但其實火熱已經被你這個恐怖的態勢給全部砸進地面下了。
情況更嚴重了!
見許陽還點頭了,主管醫生立刻臉沉了下來,他有點不高興了。
郝裝逼的老師溫三全也沉聲道:“這個小夥子說的沒錯,的確是寒涼太過。你不因勢利導,疏風驅邪。一下子用這麼多寒涼藥,唉,真的是!”
其他專家也不無責怪地看著這個主管醫生。
這主管醫生臉色一下子就難看起來了,他急忙解釋道:“不是,我這可是按照之前部裡給的治療標準治的。我……我……我是按標準來的!”
許陽眉頭也皺了皺,標準?若是標準管用,這次就不會這麼難了。
蒲老也道:“中醫應當辨證論治,不是見火滅火。一看發熱了,就拼命用寒涼之藥,一點不行,再繼續加,這能不出問題嗎?現在情況比之前棘手太多了!”
原來的主管醫生竟一時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