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算是有了一個結局,可喧囂卻不曾落下。
我們的身後站著人民,這一詞條不停地被頂上熱搜,被更多人轉載。
大醫的精神,再一次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被提起。
這一日,這一夜,很多人為之觸動,也似乎會改變很多人。
杜月明知道等疫情平息之後,他們明心分院會迎來一個大爆發,到時候想來進修的中醫會越來越多,他們最初的設想終會實現。
杜月明在家中大笑著,可卻是哭著笑的,他蹉跎了半生的夢想,終究在他奮鬥過這片土地綻放了。
杜月明的家人,躲在門外,不敢進去打擾他。
……
其實仔細閱讀許陽所寫的文章,除了一腔熱血之外,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那就是怎麼樣才能發揮出中醫治大病治急症能力?
許陽是許陽,可不是人人都是許陽啊。
那些中醫界畏懼的藥物,自然是有畏懼的道理的。
就像15g生附,許陽敢用,那是因為他是許陽。若是人人都敢用,風險該怎麼管控?
所以應該怎麼樣發展,又應該怎麼樣約束,這才是一個亟待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此刻,網上也充滿了關於這個問題討論的聲音。
一個優秀的作品,當然可以是用來解決一個問題,但也可以是提出一個問題。
許陽此舉想要改變的不僅是公眾對中藥的認知,更是要改變中醫對自己的認知。
或許,落寞多年,沉寂多年的中醫界,會在這後面,能有稍許改變吧。
而許陽他們這些踐行者,是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的。
……
而那個處在風口浪尖的患者,在轉入了普通型之後,許陽繼續用前方治療,這一次,沒人敢說什麼反對的話語了。
只是每天的檢驗化驗還在繼續,西醫專家劉保全始終抱著一絲懷疑,這麼大劑量的生附子,每天服用,長期服用真的不會對肝腎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嗎?
劉保全還特意讓人增加這幾項的檢查,可結果卻都是好的,並沒有造成明顯的損傷。
這個結果讓劉保全非常意外,因為這跟實驗室裡的結果不一樣啊。
劉保全帶著疑惑又去詢問許陽。
許陽一貫的愛好就是好為人師,他道:“劉醫生,平時會做菜嗎?”
“啊?”劉保全愣了一下,沒想到許陽突然把話題岔到這裡來了:“也會一點,但是做的不多。”
許陽點點頭,問:“劉醫生在炒青菜的時候,會加入大量的生薑嗎?”
劉保全遲疑道:“這樣會很奇怪吧。”
許陽又問:“那若是在燒魚呢,劉醫生會加入大量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