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騷動立止,瞬間,靜寂無聲。
玉蕤認得他,他是太子元宸。
太子元宸微微頷首,國子監祭酒與他一同走上前臺,國子監祭酒宣讀聖旨。
大致意思,聖上仰慕人才,願蒼天不屈一格,有才華之子,皆上呈現,……多溢美之詞。
太子元宸稽首,淡淡一笑,宣讀詩會的要義,以三局考核,考核詩文、品德、工算之術。
四周有人竊竊私語,“詩會嗎,考核詩文對,文以載道,文以言志,選人之品德,也對。但,工算之術,豈能在這提上來?”
這些人明顯是反對的,多半的世家子弟,已經習慣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四體不勤。
寫個詩文,還算可以,工算之術,對這些子弟可就是外行。
這麼考核,他們怎能有勝算?
“有趣!”
玉蕤輕語。
突然,有一黃門官從門外進來,低著頭,貓著腰,找到了樓玉皎身邊。
他低下頭打了個諾,對玉皎低聲說了些什麼。
玉皎笑盈盈地點頭。她站起身來,跟著小黃門往外走。
玉蕤急急跟上,低聲問:“去哪?”
“貴妃娘娘急召,”玉皎低聲道,“甭說話,甭問太多,跟上就是。”
“好!”
玉蕤點頭,緊隨其後。
小黃門領著她們來到裙樓後面的房間。
跨入內堂,玉蕤只覺眼前一亮。
一絕美的貴婦端坐在上,她長得白膚如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雅高華的氣質,讓人為之所攝、自慚形穢、不敢褻瀆。
她就是太子生母,懿貴妃娘娘謝婉瑩,永寧候謝文昀的親妹。
玉蕤驚覺她的風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遠而望之,矯若太陽昇朝霞;迫而觀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玉皎上前一步,跪拜在地,“臣女樓玉皎,拜見貴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貴妃皓腕一抬,“都是自家人,莫要多禮!”
有內命婦上前,將玉皎攙扶起來。
“謝娘娘恩典,”樓玉皎再謝,起身,笑問,“不知娘娘召喚臣女,有何急事?”
“沒事,本宮就是想你這孩子了,想你陪我說說話。”貴妃凝眸,笑道,“賜座,賞茶!”
“謝娘娘,”玉皎再謝。
貴妃瞥一眼她身後的玉蕤,笑吟吟的,“咦,這孩子是誰?本宮以前像是沒見過的。”
玉蕤跟著她跪,跟著她起立,不說話,靜靜戰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