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門口,秦繡還不時的回頭,被她娘狠擰了幾下才抱怨著走了。
這邊李青悠繼續“談買賣”,把畫冊遞給沈三公子,趁著他看的功夫不時的回頭盯著阿弟有沒有回來。
畫冊攏共十五頁,片刻就看完了。
“如何?”李青悠問道:“剛才你也聽到了,我們還要趕路,如果行的話就……”一手錢一手貨。
沈三公子擺手打斷了她的話,“勉強能入眼,我可以買,但五十兩不行。”
沈三公子掌管著沈家偌大的家業,手下鋪子不知凡幾,自然是不會當這個冤大頭的,他給出了三兩銀子的價格。
李青悠就是一皺眉,昨晚她還差點賣了五兩銀子呢。
而且這次來府城,住店吃飯什麼的不算,光是給大牢裡面的牢頭就給了三兩銀子,這麼算下來她這趟就賠了。
沈三公子一擺手,“你先聽我把話說完。”
這會他也不嬉皮笑臉了,一派的嚴肅,儼然是談正事的樣子。
“這畫冊畫工一般,唯勝在內容尚可,否則我也不會跟你談這樁買賣了。”沈三公子點著畫冊的封皮,“另外這封皮實沒必要做成如此,除了增加成本之外並無任何益處,不如就做成尋常的樣子,既省事又能降低成本……”
按照他所說,能買得起的人自然會買,買不起的人封皮做的再好也沒用。
而於能出得起高價的那些人來講,這畫工差了些。
至於買不起又想買的人,看到這麼精緻的封皮就會理所當然的覺得太貴,從而想買也不敢買了。
李青悠詫異的看著對方,拋去他說的那些之外,她更在意他說的不是出多少銀子,而是這樁買賣。
難道他還想長期合作?
緊接著沈三公子就證實了她的猜測,“我看了你的畫冊,有別於其他的春、宮圖,似乎這裡面還是個故事?”
雖然是問句,他卻是以肯定的語氣說出來的,這也是李青悠在畫圖冊的時候臨時想起來的,她是從前世的***畫裡得到的靈感。
就好像一本小說,只不過她是以春、宮圖的形勢演繹出來,這樣出個系列畫冊,能使讀者更有粘性。追讀的人多了,市場自然就大了。
“不如我們長期合作,我手底下就有書齋,以後你可以畫,然後定期送到書齋來,你看如何?”沈三公子道:“你莫要以為我給你少了,我們書齋裡這等畫冊也不過三百文一本,我已經給你出了十倍的價格。”
“且如此一來,你以後只管畫即可,無須再擔風險去各處兜售。”沈三公子又想起了昨晚,眼底染上一絲笑意,“一個姑娘家出入那等場所始終不妥。”
他說的很有道理,也說到了李青悠的心裡去。
只是……
合作物件是他的話,李青悠是十分猶豫的,她不想跟沈家的人接觸,否則剛才也不會獅子大開口要五十兩了,但長期合作這句話又太誘人了。
李青悠心中猶豫不絕,一時間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