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阿弟上學堂之後,他們除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在一處,連早晚飯有時候都不在一起吃了。
因為有時候李青悠會回來的很晚,晚飯就直接在外面吃了,早上他因為要提前去學堂,往往李青悠還沒醒他已經出門了。
阿弟對此很失落。
所以這個生辰就更加重要,他還想著或許可以在逛街的時候讓他青悠姐姐給他買個玉佩什麼的,他可以天天戴著,不需要多貴重,只要是他青悠姐姐買的就成。
就當是送給他的生辰禮。
但結果令阿弟失望了,李青悠並沒有給手下人放假,她今天依舊要去牧場監工,順帶檢視一番。
“不過今天不會回來的太晚。”李青悠一邊將衣袍上的褶皺撫平,一邊道:“畢竟是過節嘛,下午提前讓僱工們回家過節,我?我當然也會早回來的。”
阿弟說要跟著的時候,李青悠想著今天要跑好幾個地方,怕他太累就沒答應,“下半晌我就回來了,你好好呆在家,先生不是還留了不少功課嗎,別貪玩,寫完了才可以出去玩一會。”
牛秀才確實留了不少功課給他,阿弟想了想點頭答應了,反正青悠姐姐說了今天回來的早,他只要上午將功課做完就行。
阿弟之前在楚懷王府的時候,四書已經學了一半,只不過隔了近一年沒有在看書難免有些生疏。牛秀才也看出來了,是以讓他不要急著繼續往下學,而是讓他將從前學過的先重新溫習一遍。
“所謂溫故而知新,藝人還講究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更遑論讀書乎?”牛秀才搖頭晃腦的,人雖然迂腐了些,但說的也很有道理。
因此阿弟這會看這些功課還算輕鬆,畢竟是以前就學過的。
阿弟用半上午的時間把功課都做完了,二喜閒著沒什麼事又跑來找阿弟玩,見他正在做功課,二喜也坐在一旁杵著下巴看著。
阿弟在做功課的時候很認真,二喜不時的跟他說幾句話,他也只是哼哈的應兩聲,二喜覺得沒意思,後來乾脆就不說話了,但也沒走。
過程中小山娘不時的在門口或者窗臺下路過,每次路過的時候都往裡看一眼,眼神裡寫滿了擔憂。
雖說阿弟還是小孩子吧,但畢竟男女七歲不同席,阿弟都八、九歲了,再過幾年就要說人家,到了該避嫌的時候。
要說二喜這孩子倒也不錯,雖說是瘦了點吧,但聽話,阿弟讓他幹啥就幹啥,找男人找這樣的照說也不錯。
但如果是以前的李家也沒什麼,跟二喜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但現在眼見著李青悠做起了買賣,等再過幾年沒準就成了大地主。
那可就門不當戶不對了。
“不成,得等青悠丫頭回來好好跟她說說這事,這哪成……”小山娘一邊叨咕著一邊走了……
李青悠這一整個上午都忙的馬不停蹄,畢竟是中秋節,萬家團圓的日子,她卻還要人家趕工,怎麼也要給點福利才好說話。
另外逢年過節的時候給員工們一些福利,會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李青悠打算好好酬勞一下手下這些人。
“每人二斤月餅,二斤肉,米麵各五斤。”李青悠將幾個管事的召集在一起,“另外管事的每人再多兩條魚和二斤油。”
這算是十分豐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