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個十一是多少?”李青悠說完就站起來準備回屋,那邊曹管事和石場主估計說的差不多了,下午還得去石場。
阿弟拉住了李青悠的袖子,雖然之前他青悠姐姐說他算對了,但他還是不死心。
“姐姐光顧著考校阿弟,那姐姐知道嗎?”阿弟大大的眼裡帶著一絲挑釁。
李青悠挑了挑眉,這種級別的乘法她小學時候就倒背如流了好嗎?
“當然。”李青悠點頭。
阿弟表示懷疑,但也不想直接知道答案,最終姐弟倆商量好,李青悠先把答案告訴劉小三,阿弟再自己重新算。
李青悠指了指地上的石子堆,眼睛看著阿弟,“其實這個比十五個十五簡單,只要拿走幾個石堆,再從每個石堆上面拿走幾個石子就可以了。”
說完就轉身進了屋。
下午依舊是在石場裡來回轉,聽著曹管事和石場主東拉西扯的閒扯皮,自從買地的事曹管事跟李青悠發生分歧並且戰敗之後,他在當著李青悠的面談生意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態了。
李青悠知道他這是防止自己偷藝,不過沒關係,進度就擺在那,時間拖久了沈家也不答應。
在石場耗了一整天,果然除了閒扯淡之外什麼都沒談成,明天還得繼續來。
一行人坐上馬車回城裡,進了城門李青悠就帶著阿弟和劉小三下了車,想著去學堂看看。
青山縣有三家學堂,基本上算老中青三代,城東的是一位老夫子,上了年紀的牛秀才。
城南是一位三十五六歲的中年人,人稱楊秀才。
城西的是二十三四歲的餘秀才。
牛羊魚?
犇羴鱻?
腦子裡突然浮現出三個裝在盤子裡的秀才,莫名的有喜感,李青悠差點沒笑出聲。
她之前沒關注過這些,因此訊息都是阿弟說給她聽的,這會看著阿弟如數家珍,說的頭頭是道,李青悠也忍不住樂了。
“看來你早就有這個打算了。”李青悠說道:“功課沒少做啊。”
阿弟臉上有片刻的羞赧,他確實早就在準備了,事實上這段時間他每個學堂都去看過,還不止一次,所以才能打聽出這麼多的訊息。
“牛秀才年紀大,才學一般……”阿弟頓了頓,還是照實說了,“聽說去年考校的時候差點沒過……有七八個學生,束脩是最便宜的。”
秀才每年也要考試,合格的才能繼續保有秀才的功名,不合格的就要取締了。
“楊秀才學問還不錯,脾氣也好,就是喜歡喝酒,每天都喝。”阿弟想起錢秀才上課的時候也是滿身的酒氣,就忍不住皺眉,“但聽說他教的很好,也挺認真的,他的學生裡出了好幾個秀才。”
“餘秀才是學問最好的,束脩也是最貴的,很多人都喜歡把孩子送到他那裡,他那也是學生最多的。”阿弟道。
這是他能打聽到的所有的訊息了。
“姐姐,咱們去哪家?”阿弟仰著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