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朱元璋升御座,君臣高賀,禮畢之後開始議事。
今天除了正常的政務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徵倭之事的善後,要不是因為此事,李偉今天也不會來。
“陛下,倭國王族已經由禮部安置妥當,只是其持明院統與大覺寺統相爭,冊封之事還需陛下定奪。”
吳沉出班奏道。
朱元璋輕輕頷首,環視群臣問道:“諸卿有何建議?”
眾人聞言,紛紛沉默,王傑何禮等人皆是將目光投向李偉。
李偉對此早有打算,當下也不客氣,直接出班道:“陛下,臣以為,倭國這兩方都是其王族,立誰都無所謂,不過臣聽聞倭國有個傳統,其王均是年幼繼位,到成年就會退位給子孫,臣覺得咱們還是應該尊重一下他們的這個傳統為好。”
李偉的話說完,群臣皆是一愣。
年幼繼位年長就退,這不是純純的當傀儡嗎?
“邗國公所言極是,陛下,即便倭人有些傳統,那咱們作為宗主國,也應當尊重他們,不如就擇其幼子立為倭王吧。”
吳沉恭聲說道。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王傑等人也跟著附和。
眾人對此皆是心照不宣,一副充分尊重藩國傳統的樣子。
朱元璋掃了眼李善長等人,見他們沉默不言,便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儘快挑一個聰慧的儘快擬旨冊封吧。”
“是。”
吳沉恭聲稱是。
朱元璋接著又淡淡道:“等冊封完了就把他們送回去吧。”
倭國王族呆在大明時間長了難免惹人非意,好像大明幽禁他們似的,這是朱元璋不想看到了。
吳沉剛要答應,李偉卻又插話道:“陛下,臣聽聞倭國數百年來都由奸臣把持軍政,倭王毫無根基勢力,如果就此放回,難免又要淪為傀儡,以臣之見,大明好人做到底,不如讓倭王支付軍費,大明派兵鎮守,以免倭國亂臣再挾持其主犯上作亂。”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何禮楊靖等人立刻跟著附和。
朱元璋微微皺眉,頓了一下又問道:“那倭患之事應當如何解決?”
李偉直接道:“陛下,當下大明有了蒸汽機,紙張、布匹等物品產量大幅提升,還有瓷器等等許多東西賣到倭國皆有巨利,臣建議與倭國通商貿易,同時向倭國推廣寶鈔,收購銀礦,也可招募一些倭人為我所有,免得他們四處亂跑為禍四方……”
李偉把自己的打算一一道出,只不過把奴隸貿易稍微美化了一下,但是意思還是一樣的意思。
“邗國公所言極是!”
“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眾臣紛紛稱讚。
朱元璋目光微眯,凝視著李偉看了看,又掃了眼沉默不語的李善長和藍玉那些勳貴。
藍玉、曹興等人是真沒什麼想法,而且剛被李偉給了個下馬威,不想再因失言被他抓住把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