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也只有一種炮能臨時用用,就是那種汽油桶做的飛雷炮,外號沒良心炮。
這玩意就是一個大鐵桶拋射炸藥包,由於炸藥包一般都是十來斤的,這玩意威力非常大,但是射程只有不到二百米,使用起來也很麻煩,而且還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炸到自己!
想了想,李偉還是決定先做出來試試。
另外,那些長刀手給了他啟發,可以給燧發槍配上刺刀,萬一真被人衝到跟前來,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
還有那旗手,可以做點哨子替代,總之不用佔著個人力單獨拄著個大旗這麼費勁。
還有小號,那才是戰場上的發令的神器!
李偉刷刷的寫了一大堆,總算是為神火衛制定了個大概的訓練方案。
“哎,可惜時間太緊了,要不然把線膛槍、米尼彈,還有線膛炮都做出來,那我還怕誰?”
李偉遺憾的搖了搖頭。
以前他沒想到朱元璋能把他給扔到戰場上去,現在只有一個月,很多東西想造也來不及了。
把計劃準備好了,李偉就去了軍器局,刺刀得趕緊趕製了,時間不多,而且裝備了之後士兵還需要訓練熟悉呢。
還有小號,哨子這些小東西,也都得趕緊造了。
為了自己的小命,李偉迅速的行動了起來,一邊讓軍器局打造自己需要的那些東西,一邊開始重新設計神火衛的隊形。
首先那一千騎兵不用動,這個時候騎兵作用還是很大的。
另外一千弓箭手,李偉打算把他們整編一下,一部分做後勤一部分準備做炮手。
剩下的三千多人,參考三三制:
三人一個小組,呈三角形,後面兩人負責裝彈,前面一人射擊,左手接槍打完右手還給後面,直給不用回頭。
後面的兩人左先換,右後換,輪流交替不能亂!
這樣組成射擊小組,省去了來回切換的時間,速度估計比以前的三段擊時還要稍快一些。
這是射擊小組,然後就是大隊形的整編了:
每三組一個小隊,設一名小隊長,合計十人。
三個小隊為一個大隊,設大隊長,合計三十一人。
三個大隊加上點當官的和後勤,正好是百戶,這樣百戶和千部就不用動了,按衛所制那麼來就行。
千戶、百戶用號,大小隊長用哨,可以設計兩種聲音不同的哨和大小號。
固守時,小組排列成一字線列陣,充分發揮出火力優勢,出擊時三個小組呈三角形圍繞著小隊長,兩組開槍掩護,一組前進,輪流執行。
至於萬一被人衝到跟前來,怎麼拼刺刀,李偉決定交給下面的武將去研究,畢竟用冷兵器對付騎兵,這些將領經驗豐富,無需他瞎操心。
不過這個得等刺刀打造完了再開始,刺刀是套在槍管上的,不但刺刀要打造套筒,槍管上也得加上卡扣用於固定。
三千隻槍,估計也就三五天的事。
刺刀的事先不管,三角隊形得趕緊訓練了。
於是李偉先是考核了現有火槍手的槍法,擇最優秀的一千名做為主射手,每人配上兩個專門的裝彈兵,其中一人為組長。
然後不等哨子小號做好,就先開始了風風火火的訓練。
只不過由於缺少發令工具,剛開始一這麼變,難免會有些亂,而且三三制本來看上去就亂哄哄的,於是,當沐英過了兩天再次來到神火衛的時候,就看到了這樣一幅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