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少帥已經到達玉門,負責剿匪的張宗昌、張誠德交待好副手,立刻前去會見。
馬鬃山的匪徒久攻不下,還是讓人很費解的,不過自打黑喇嘛被圍困的訊息傳出後,周邊各地的反饋都相當有喜感,這讓張漢卿改變了主意。原來這股匪徒為禍如此之深!而且這股匪徒那麼經得起打!
左右要等大部隊過來,前去徹底解決了這股匪徒豈不更好?這樣,人民軍出塞先解決這股讓西北邊塞人民聞風喪膽的人物,對楊增新和新疆人民來說,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見面禮?
張誠德等人一路行來滿臉塵土色,未及歇息,便參加了張漢卿的軍事會議。他首先介紹情況說:“少帥,我們先後投入三撥人馬,基本上解決了流竄在戈壁上的馬匪,現在已經把匪軍圍困在馬鬃山裡。但因為他們的碉堡太過險要,強攻需要付出極大代價,因此我們在強攻一次不利好,採用圍困待變的辦法。
我們商議過,人民軍主力入疆的計劃不變,後繼剿匪工作由張司令率他的軍團負責。張司令兵強馬壯,只要匪軍敢出,一定會被全殲。”
張宗昌本來就有心在張漢卿面前再顯露一把,豈有不大包大攬之理?他拍著胸脯說:“少帥,這股子匪軍,不用您過問,俺全部負責了,可不敢耽誤您入疆的大計。”至於張漢卿為何急切要入疆,他根本就不懂,但不妨礙他的高情商。
張漢卿心裡也在奇怪,為何歷史上的這位草包將軍、他打心眼裡看不慣的張宗昌這麼讓人無法討厭?作為一方統帥,他不能因個人的喜好而對其正面的行為不去讚賞。曹操都知道“週會吐哺,天下歸心”的道理,他又怎麼因此絕了天下人對自己的親近?張宗昌,就是自己求賢若渴的榜樣!
他笑笑點讚了張宗昌,這使得後者心裡溫暖至極。不過既然決定儘快拿下黑喇嘛,對張宗昌的熱情只能表示口頭讚揚了。
“我這次來,炮兵營並沒有跟著,但好在宋師長的步兵炮都在。聽張師長說的情形,似乎步兵炮可以對攻堅有所作用?如果是,我們就乾脆端了這股匪徒,省得他們在這裡礙事反正我們總是還要清剿的嘛。”
這讓張誠德很高興:“有了這個東西,我有信心一鼓作氣拿下馬鬃山!”
事不宜遲,宋九齡準備了兩門步兵炮,都是37MM口徑的鐵疙瘩。這是中國各地軍閥手中最常裝備的重兵器之一了,有兩個輪子,易於推行或拖曳。在戈壁灘上,也就是它最適合作為步兵火力支援了,一般的像目前奉軍和人民軍裝備的75MM炮,根本沒法在這裡用。
考慮到主要是對付寨門,兩門足夠了。至於人員的殺傷,現有的迫擊炮和機槍足夠匪軍喝一壺的。就這兩門炮,動用了20匹騾馬和一百個人民軍士兵、花費了整整一天半時間,到第二天下午時分才拉到馬鬃山下。根本不顧天色已晚,張誠德親自督戰,部署了進攻計劃。
已經歇息幾天的戰場忽然又喧鬧起來,不遠處人民軍防線裡發出了歡呼聲。負責瞭望的匪軍看著遠處人群和馬群裹攜的兩門大炮慢慢向這邊走來,忍不住駭然驚叫起來。
碉堡最大的剋星大炮來了!這個訊息瞬間傳遍了堡內的各個角落。已作困獸的各路匪軍也都急切地出來探個虛實,連黑喇嘛都被這個訊息驚住了。
中國軍隊要攻堅了!緊急召開部署會議,黑喇嘛對幾方頭目打氣說:“沒想到中國人真的把大炮運來了,看來我們要好好籌劃怎麼防守了。我的意思是我們三家輪流派出人手,嚴守寨門口中國軍隊雖然有炮,這也沒什麼,我們把寨門多用石頭封死,我們的堡壘都是石頭壘成的,他們的大炮在這裡也沒什麼用。”
溫甘倫心裡嗤笑,之前黑喇嘛在炫耀他的工事時也說插翅難進,人民軍沒插翅膀不也輕鬆打進來了?不過這時候可不是頂真的好時機,大家戮力同心把眼前的難關過掉才好。他看了一眼黑喇嘛,會意地應和說:“不錯,守住寨門,縱然中國人有千軍萬馬也不礙事。我建議由巴希奇等將軍帶人守第一天,我的人馬雖然擅長機動但也要與大家共度難關,就第二天好了。”
他對黑喇嘛說:“就由呼圖克圖閣下守第三天,大家輪流派兵,只要有這個關隘,中國軍隊遲早不戰自退。”
黑喇嘛馬上點點頭說:“我看這樣安排可以。”
馬鬃山上三支隊伍,原本黑喇嘛人數最多,佔了近一半,在幾次戰鬥中損失也最大;溫甘倫在陸續收攏了亞洲騎兵師的殘部後以三百左右人居次,略有損耗;只有蒙西匪幫在被溫甘倫等人蠱惑後拋家棄地來到這人煙罕見的黑戈壁,從幾百人一路打剩百十人。
雖然溫甘倫對他們在表面上還是很尊敬的,明明一個上不得檯面的土匪,還冠之以“將軍”等稱號,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溫甘倫從骨子裡看不起這些蒙人,並且因為黑喇嘛的神化原因,他總覺得在關鍵時刻,他的話對這些蒙古人來說可能沒有黑喇嘛管用。
而黑喇嘛自成體系,也不會輕易把這些蒙古人視為腹心,特別是他們被這群俄國人裹攜而來。現在溫甘倫主動提出讓他們當炮灰,他不會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