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柏林的墨索里尼,此時才剛剛收到奧蘭海戰的戰報。
他現在可以說是心情大好。
就在下午的談判中,萊因哈特很爽快的答應了他的一系列要求。雖然和預想的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墨索里尼還是拿到了想要的東西。
首先是法國賠款的40%貨幣。仗著墨索里尼被矇在鼓裡的優勢,萊因哈特很是無恥的把這區區40法郎當做天大人情,送給了不知情的墨索里尼。
而且,萊因哈特還要求延期支付,為的,也是晚一點敗露事實真相。
同時,萊因哈特也答應,在義大利佔領埃及後,不會指染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這讓自以為能夠佔領埃及,打敗非洲英軍的墨索里尼,非常高興,以為自己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另一點,關於義大利要求法屬非洲殖民地一事,萊因哈特點頭同意,答應可以給。
但是,萊因哈特給出的,卻不是突尼西亞,而是投靠英國的自由法國殖民地。
也就是說,義大利最後還是需要用步槍和炮彈自己去認領這些地盤的。
至於墨索里尼要求的大油田49%股份,這個萊因哈特倒是真決定要給了。
不過呢,他給的也只是當前法國已發現油田的49%股份,並非整個阿爾及利亞的全部油田股份。換句話講,墨索里尼拿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
用資料來說明的話,墨索里尼拿到了當前初步發掘油田的49%股份。可是,在未來逐步開發出周邊油田後,這點股份,絕對不會超過阿爾及利亞總油田股份的10%。
即便如此,這點股份也不是白給的。義大利需要消滅英國的地中海H艦隊後,才算有資格得到。
給交付過程,也將以分期付款的形勢,逐步給予,計劃在1955年左右徹底付清。
如此一來,義大利若想拿到全部的利好,至少在整個二戰期間,及戰後10年,都得保持與德國同一陣營了。
還有一點是萊因哈特沒有說白的。因為阿爾及利亞的石油儲量,並不是被刻意誇大的300億桶,而是122億桶左右。
等到1955年的時候,初期勘探的這些小油井,估計不少也該廢棄了許久,剩下的那點,也該是油盡燈枯。
到時候義大利就算把初期這些小油井帶來的利益股份全部佔完,估計也沒有多少了。
至於墨索里尼要求的法國軍艦,萊因哈特按照印象,把弩炮行動中被擊沉的布列塔尼號和普羅旺斯號戰列艦,以及被擊傷的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等艦,允諾給了墨索里尼。
反正都沉的沉,傷的傷。
到時候墨索里尼說不定還得高高興興的感謝德國人給了他這麼多船可以打撈,維修。
這打撈沉船和維修破船,還可以帶動增加義大利的就業機會不是嗎?
總而言之,萊因哈特給墨索里尼的答覆,不可謂不爽快,但全都是一些陰人損德的回覆。
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還真是想丘吉爾說的那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既然墨索里尼有臉皮來漫天開價,那萊因哈特也不介意厚著臉皮陪他說鬼話。
不是萊因哈特沒有大局觀念,也不是他不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不應該瞎搞。
但是每次見到墨索里尼這個禿子的時候,他就是忍不住想打人。
不打別的地方,就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