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1日,在斯大林透過“莫斯科審判”處決了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等政界高官後,蘇聯剩下的老元勳們,就只有一幫軍界大頭還有動搖斯大林地位的可能性了。
8月30日,急於進一步鞏固自身權利地位的斯大林找來了蘇聯所有少將以上級別的將領,召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效忠宣誓大會。
參與這場會議的人選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當初把華沙之敗推諉成斯大林過失的紅軍元帥——正值44歲的圖哈切夫斯基。
到會的所有將領元帥們,都不出所料的宣誓效忠斯大林。會議結束時,所有人一致贊成透過致斯大林的效忠信,不用說,全體起立,掌聲雷動,並從掌聲雷動轉變為經久不息的歡呼。
就這樣,三分鐘,四分鐘,五分鐘,依然是掌聲雷動,依然是經久不息。
過了一會兒,將軍們的手掌已經拍累了拍麻木了,上了年紀的元帥們更是拍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了,甚至連那些真心崇拜斯大林的軍官們也感到這種狀況不能再持續了。
然而,沒有一個人敢第一個停下來。別說平日裡和斯大林關係平淡的將軍們,就連作為斯大林親信,剛被斯大林親手提拔幾位年輕將領也不敢停下來。
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誰都知道會場裡有內務部人民委員站在某個角落,一邊鼓掌一邊監督著誰第一個住手。
於是六分鐘,七分鐘,八分鐘……這掌聲竟停不下來了。直到第十一分鐘,還保持有一定軍人硬氣性格的圖哈切夫斯基實在不想再繼續拍下去了,終於停止了鼓掌,並且在停止鼓掌的同時,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於是奇蹟發生了,全場的掌聲隨之戛然而止。
很顯然,全場中,大家是多麼地盼望能有人第一個停止拍手。而有著極高資歷與威望的圖哈切夫斯基做了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幹了這件出頭鳥的工作。
結果就在當天深夜,一代紅軍元帥,有著紅色拿破崙之稱的圖哈切夫斯基被捕了。被捕的罪名有很多,卻沒有一項是說他“不鼓掌”。
當圖哈切夫斯基被定罪的時候,他的罪名在一夜之間被“坐實確認”了大大小小數十件:《危害國家穩定罪》,《叛國罪》,《組織反蘇軍事中心罪》,《間諜罪》,《從事軍事建設破壞罪》.........
這麼多的罪名,簡直把圖哈切夫斯基判定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家與叛國者。
為了“保證”這些罪名的真實性,屬於斯大林的秘密警察們可謂費勁心思。最後,他們在“機緣巧合”下,得到一份德國人手上的日本內部情報,證明了圖哈切夫斯基卻實和日本政府有著出賣蘇聯國家利益的勾當。
即便這份情報在一個專業的人士眼中可謂千瘡百孔,漏洞百出(畢竟這全都是萊因哈特瞎掰的資料)。但作為蘇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斯大林卻秉著寧願錯殺一千,不可錯放一個的原則,在圖哈切夫斯基的槍決書上,簽下了他的名字。
直到100年之後,在後世從德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一份蘇聯內部領導人對話記錄中,人們才對當時斯大林的心理有了更深的瞭解。
作為斯大林親信的華烈夫斯基問道:“總書記,德國人那裡得到的情報看起來有點不對勁啊。”
“那裡不對勁?”當時雖然已經集權,但官職還只是作為蘇聯總書記的斯大林反問道。
“名單上涉嫌叛國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全都是我們軍界的高階將領們。”明顯有所察覺的華烈夫斯基恭敬的道:“這裡面會不會有德國人故意加進去的名字?”
“會,當然會有。”聽完華烈夫斯基的疑惑後,斯大林心情愉悅的哈哈大笑道:“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這些名單裡的人幾乎都是被故意加進去的。”
由於華烈夫斯基是斯大林最信任的幾位親信之一,斯大林也就沒有隱瞞,反倒是以炫耀的口吻道:“在這份名單遞到情報部門之前,德國的元首先生早就向我問了一份蘇聯內部不聽話者的名單.......”
話說到這個份上,華烈夫斯基也就沒有多問了,整個的對話記錄到此為止。但是,這份名單到底是誰搞的鬼,實際上也很清楚了。
德國人的作用僅僅是助推,真正起作用的,是自願被矇蔽甚至主動策劃這次汙衊名單的蘇聯總書記。
可笑的是,當名單被送回蘇聯總書記手中時,這位蘇聯的狠人卻還沒有急於動手。真正讓他下定決心下手的原因,竟然只是圖哈切夫斯基帶頭第一個停止鼓掌的小小舉動。
“永遠不要第一個停止鼓掌!”自此成為蘇聯內部的經典警句。
.............
德國,柏林元首府邸
“..........根據我們提供的名單,蘇聯政府現已經透過特別程式鎮壓了超過3.5萬名軍官,其中包括高階軍官的80%,元帥的3/5,涉及蘇聯所有的軍區司令和絕大部分集團軍司令。整個蘇聯第一批被授予元帥軍銜的5人中,就有3人被處死;15名集團軍司令中,也有13名被殺;85名軍長中,處決了57人;全蘇聯159名師長,110名被處決;此外還有4萬多名營級以上高中級軍官遭到迫害。”對於蘇聯內部展開的這次大清洗,負者德國情報部門的羅斯,比斯大林本人還要清楚的彙報給了萊因哈特。
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基輔軍區司令雅基爾將軍,白俄羅斯軍區司令鮑列維奇將軍,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的埃德曼........這些蘇聯軍屆的精英,就為了斯大林個人的野心而被無恥的冠以叛國罪名,一一槍決了。
除軍屆之外,在政界的清洗還更為徹底。列寧建立的第一屆人民委員會中共15人,其中有8人被處決或死於獄中,1人在國外被暗殺,4人在大肅反開始前就已經病故,1人下落不明,唯一活下來的現在竟然只剩斯大林一人。
聽到這個結果的萊因哈特,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慶幸,反而是替這些犧牲者悲哀。斯大林,這個歷史上評價褒貶不一的人物,到底有多狠心,才能幹出如此喪盡天良的自私勾當!
為了權利?他的權利還不夠嗎?!這個官,到底要當到多大才算大?!
就這樣,斯大林還不滿足,還在透過清洗軍隊中的不穩定因素來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獨裁權利。
事實上,要不是斯大林幹掉了自己的蘇聯海軍總司令,萊因哈特那豪不要臉的戰列艦拖欠行為早就被提出來了。結果海軍方面經過了一輪“清洗之後”,斯大林選了一個名叫尼.庫茲涅佐夫的巡洋艦艦長擔任新的海軍總司令。結果這個絲毫沒有經驗,能力平庸的新司令,就遲遲沒能把德國戰列艦拖欠事宜的疑惑之處提給斯大林。
非要說這位新的蘇聯海軍司令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他每次給斯大林鼓掌的時候都是最後一個停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