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酷子的屍體很快被兩名蓋世太保拖走,地上的血灘也被迅速擦拭乾。有些短時間內不方便去掉的紅色血漬,暫時留在那裡,晚點處理。
看著還充滿擔憂的大島浩,萊因哈特只好忽悠道:“別管這件事了,既然那些大人物已經做出決定,我們這個級別的人也只能執行與旁觀。”
大人物?!大島浩的大腦有些接收不了這突如其來的資訊。
決心趁熱打鐵的萊因哈特接著忽悠道:“梅川少將是一名激進的軍人,他得罪了太多人。其中就包括許多與我們達成協議的貴國高層。抱歉,在這裡我不能向你透露高層們具體的名字。”
真相,似乎在漸漸浮出水面!
震驚的大島浩吞吞吐吐憋出一句“難道......你們殺掉梅川少將是我們國內高層的意思。”
“不然,你以為我們為什麼要殺掉第一次見面的梅川少將。”伴隨神秘的一笑,萊因哈特故作玄虛的壓低音量道:“大島浩先生對於北進派這個派系,應該不陌生吧。”
“北進派”!聽到這個名字的大島浩迅速有了初步的猜想。雖然長期作為駐歐洲的外交人員,但大島浩對國內的矛盾還是有所瞭解的。國內一直分為主張北進與南下的兩派,即“北進派”與“南進派”。
北進派將蘇聯作為假想敵,主張向北進攻西伯利亞,鞏固亞洲霸權。南進派以英美為假想敵,主張向南進攻南洋群島。
事實上,北進派的理念是及其危險的,作為穿越者的梅川酷子自然不會支援這種戰略。這一點,萊因哈特可以輕鬆的推斷出來。於是,用這一點做文章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在大島浩看來,這是一種訊號,國內勢力重新洗牌的訊號!而梅川少將,顯然站錯了隊伍。
一向相對強勢的北進派,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做出這種事來,並不奇怪。在這個視人命如同草芥的時代,一個激進狂熱的派系想要掌權,需要的不是理智的交流,而是無情的清洗!
只是,大島浩不確定,國內的情況真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嗎?
事實上,究竟採取哪一種戰略,講日本軍事力量的重點放在什麼方向的問題,日本兩派一直都爭得非常厲害。
不過萊因哈特知道,在1936年的時候,日本最高決策層最終決定了採取“南北並進”戰略。
根據這個方案,日本陸軍軍備以實施北進戰略為目標,準備同蘇聯作戰;日本海軍軍備以實施南進戰略為目標,準備同美國作戰。
對這樣一個“完美”的折中方案,萊因哈特從心底裡為日本高層的神經大條感到佩服。
拳打蘇聯,腳踢英美。這是何等的勇氣!
對於日本的國家戰略,萊因哈特是懶得去管的。反正蘇聯和英美都是德國未來的對手,日本愛招惹就一起招惹吧。
不過,現在的萊因哈特,決定要給日本的招惹力度加把火。
而此刻若有所思的大島浩,也把所有的疑惑想通了。德國人的所作所為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在國內某些北進派高層的要求下進行的。
既然德國人會履行與國內高層的秘密約定,除掉梅川酷子。那就說明德國人已經和國內達成了某種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