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的凡爾登戰役。本來,隨著德國明目張膽地向香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貝尼發動攻勢的姿態。法軍總司令霞飛已經上當,法軍主力幾乎全被騙往香貝尼。
那個時候,整裝待發的德軍兵團已經以閃電一擊的速度攻向了缺兵少將的凡爾登要塞,隨時準備衝進法國首都巴黎。面對幾近全面潰退的法蘭西軍隊,整個德國高層,都樂觀的認為,德軍主力能輕鬆推進到巴黎!
可是沒想到,剛剛就任凡爾登要塞司令的貝當一趕到凡爾登前線,就穩住了局勢。他指揮法軍倉促調來的兩個二流師,死死的堵住了德軍通往凡爾登的關鍵公路!
那一場攻防戰,至今都被德法兩國當做戰例反覆研究。貝當利用兩個二流師加上他自己的兩個師,總共四個師的兵力,不斷添油式的填往戰區。雖然頭一天就被德軍推進了6公里,不過總算穩住了陣腳。
四個師,為貝當爭取到了96個小時的時間!
這四天裡,他拼命地收攏殘兵,拼命地抽調分佈於後方各處的小股兵力。並且將這些軍隊,堅決地投入戰場。這種送死般的戰術,讓德軍總參謀部束手無策。他們不知道那些前段時間已經被擊潰的部隊番號,為什麼又出現在自己面前?
德軍拼盡全力地發動攻擊,試圖達成突破。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法國的增援部隊如同潮水般出現在凡爾登一線的時候,德國總參謀部上下,都發出了一聲深長地嘆息。
他們知道,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
自此,雙方在凡爾登一帶形成了戰略相持。而這種相持,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傾盡全力的決戰,更殘酷!雙方不斷的投入兵力,用人命去填上一處處戰略要地。巨大的凡爾登要塞區,自此成為絞肉機的代名詞。
德軍不想這樣,法軍也受不了這樣。可是,大家還得這樣毫無技術含量的打下去。
仗打到這一步,已經是騎虎難下。哪一方先頂不住,哪一方就會徹底崩潰。這樣的崩潰,將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導致全線崩潰!
雙方不斷的往前線運輸物資,運回傷員。
法軍利用唯一與後方保持聯絡的巴勒迪克—凡爾登公路,源源不斷地向凡爾登調運部隊和物資,一週內組織3900輛卡車,運送人員19萬、物資2 . 5萬噸。形成戰史上首次大規模汽車運輸。
作為進攻方的德國則多次往後方運回傷員。往往一次大規模進攻後,德軍都得在一週之內運回上萬名前線醫院無法救治的重傷員。再加上運往前線的物資,德國把每一輛汽車的作用都發揮到了極致。來的時候運來物資,走的時候運走傷員,可以說是沒有浪費一絲運力。
即便如此,前線的戰爭還是沒有任何進展。一個整編團被拉上前線,很快就打沒了。然後再拉一個團上去,一個團不夠,就一個旅;一個旅不夠,就一個師!
一個普通的高地,往往上午還在法軍手上,下午就成了德軍的陣地,晚上又回到了法軍手中。雙方都在用人命填,誰也不敢停下來!
這種拉鋸戰,殘酷得讓人發瘋。從雙方在凡爾登形成相持開始,前線的炮聲,就從未停止過。大家都在拼命,爭取以優勢兵力,尋求最後的決戰!決戰早一天到來,這種折磨人的曰子,就早一天結束!
激戰到4月,原本兵力較少的貝當,在兵力上已與德軍相當。急迫的威廉二世,甚至派出皇太子親征,並首次使用了毒氣彈。但貝當仍將德軍的攻勢一次又一次阻止在要塞前。
7月,德軍發起了最後一次進攻高潮,但仍被貝當抵擋住。到秋天,貝當下令反攻,擁有優勢兵力的法軍終於解了凡爾登之圍。
回到這次魯爾之戰,在貝當又一次確認了地圖上的標註後,一絲自信的微笑浮上了他的嘴角“命令各部隊按B計劃進攻,如有驚慌失措、洩露進攻計劃者,按軍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