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眾人中誰最關心這根已經熄滅的線香,非顧府的大老爺顧況莫屬,畢竟雙方的比分是顧府贏了不妥,吳府勝了也不合適,能夠趕上一個打平的籌數,使得雙方講和,這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所以,本要認輸的顧老爺,突然看到,李中明破天荒的竟然投出了一個倚杆,雙方籌數竟然相同。真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吳小伯爺開始拿上羽箭的時候,顧大老爺就已經在盯著線香了,一直在確定它在下一刻的哪一瞬間才會燃盡熄滅,也是拜了顧況大老爺對著漫天神佛和儒家至聖先師的虔誠禱告,也不知是哪路神明靈驗回應了,線香在最關鍵的那一刻竟然滅了,滅在了吳小伯爺要投擲箭羽的前一刻。
不然,比分再出現波折,會使得顧況早已波瀾起伏的內心,更加波浪翻天。
“來,來,世子,賭局已完,小兒輩的遊戲而已。咱們大家入內喝茶敘話,剛剛咱們在堂內說到哪裡了?……”,說著,顧況夫妻便引著世子夫婦等人回到了內廳,臨走時,顧況悄無聲息的瞥了顧約一眼,意味深長且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顧約,遊戲已經結束。招待好院內賓客。”
作為顧況多年的親近人和顧府的大管家,顧約知道這是顧況要自己處理好事情的首尾,將事情的影響努力弱化,不要使得顧吳兩家心生芥蒂。
很快在吵吵鬧鬧,你來我往中,這樣一番爭執鬥氣的賭賽,變成了為表顧吳兩姓之好,也為了兩家良才美玉親密關係,偶然組成了這場賭局,而且上天慈愛眷顧,祖宗護佑兒孫,才使得分籌齊平,這預兆著兩家將和合而同,也預示著兩姓婚姻和氣美滿。總之,這都是兩家行善弘德,祖先護佑所為,兩位新人也會福澤綿長。
隨著這樣一則訊息的流傳,使得當初賭約是由兩家郎君為爭執鬥氣產生的真相被掩蓋,也漸漸被眾人遺忘。
在和和美美中,這下聘之禮,總算是順順利利的完成了。也使得顧府的下人終於鬆了一口氣,畢竟是在與吳家這樣的勳貴之家結親的過程中,出現瞭如此大的波折。在事後,主君不僅會勃然大怒,也定是要追責的。到時候,不知哪些人會受到牽連,會倒大黴?
也確實是,此時顧府的當家大娘子正在內院怒氣衝衝的對著身邊的胡嬤嬤抱怨道:“你說,這是什麼回事?在這如此大喜的情況下,靈澤這個小子是要幹什麼?他是要將蓉華的婚事攪混了嗎?你說這裡面會不會有秦氏那個賤人的挑唆?哎呀,天呀,胡媽媽,你說我是做了什麼孽?在這府裡我從未苛刻過他們母子,更是因為她是老爺的寵姬愛妾,平時她院內的雜七雜八的破事,我是從不願管,都是由她自己做主。除了平日裡的禮儀規矩上,我也從未針對過她。我已經是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到今天,我可憐的大姐卻受到如此難堪,幸虧是最後,有人力挽狂瀾。不然,胡媽媽我都不敢再往下想,到時候我的大姐如何面對世人,這世上還有她的立錐之地嗎?”
看著滿心怨言的自家小姐,胡嬤嬤知道,她內心中的委屈。自家的小姐雖然出生於清貴之家,自家的老爺也曾為執做宰。可是,自家的小姐卻是不怎麼受寵,她出生時,老爺雖是已經位列兩府,可那也是老爺為維護官家,遭受百官非議、唾罵最為激烈的時候,再加上那個時候,老爺膝下已有大郎君和大姑娘,故而她的出世也就不那麼受到重視。而且隨著自家姑娘的長大,她又不像府中大姑娘那樣明麗善言,又不是個男兒身,所以在老爺孩子之中,更顯的平庸,也就愈加被忽視。
可是,她知道自家的姑娘,雖然比不上她的哥哥姐姐,但是她善良、平實,即便偶爾有些官家小姐的脾氣,偶爾會被怒火沖毀理智,可也從無傷人害人之心,所以她待人即便說要打殺喊罵,可是到最後終會心軟下不手去。
胡嬤嬤一邊勸慰著大娘子,疏散著她心中的怒氣,一邊給她分析著事情的情況,告訴她這只是一個偶然情況,主君會處理事情後續,主君也會給她一個滿意的答覆的。如今她衝上前去,只會使得主君不悅。畢竟,這事關顧府幾代人積攢下來的聲譽,如不嚴肅出來,只會惹來世人恥笑。再說,大姑娘的婚事不光是主君的心頭大事,府內的老夫人也在關注著呢。
一送走了京城的來客和院內的外客,顧況便立即關閉了府門,將當時的眾人和當值的僕役召集在一起。顧況平靜地站在廊下,目視著跪在石板上的下人和站在臺階前方的兒女和管事,口中嚴厲的說道:“顧約,將你調查的當時狀況給我完完整整講述一下。”
顧約連忙將早已調查明白的事情經過仔細給講述了出來。雖然內心中早已猜測出來大概的起因,可是當再一次聽到事件經過,顧況的心中還是怒火中燒。
“清兒,當時你是在場的,顧管家說的是這樣嗎?”
“是的,父親,此事怪我未能及時勸誡,阻攔下二弟,也怨我未能使得事情疏散,請父親責罰。”
看著自家的大兒子如此實誠忠懇,還要替兄弟攬罪受罰。嘆了口氣,只得忍著怒火,和緩著神色說道:“清兒,你是府中的長子,不光要負起兄長的責任,維護門楣,還要對下面的弟弟妹妹關心照顧,但是更要教育誡勉。下回再有此類事情發生,你只管大膽去管教你的這些弟妹們,無需擔心,事後有為父給你做靠山。好了,不要自責了,回去將《禮記》好好抄寫兩遍”
問完大兒子,顧況將目光轉向事件的罪魁禍首,“澤兒,你知罪嗎?你知道今天差點闖下多大的禍了嗎?你知道你今天到底做下了什麼了嗎?”
這連番的責問使得顧靈澤的頭是低的不能再低,彷彿地下有個洞可以讓他鑽進去一樣。看到自家小兒子,躲躲閃閃,一言不發,顧況怒火更盛,“來呀,將這個逆子拖下去,打上三十棍。”
聽到父親要罰自己三十棍,顧靈澤一下子被嚇得慌了神,高聲喊道:“父親,我知錯了,我知錯了。還請你饒恕我吧,我再也不會犯了。你饒了我吧,我錯了。”
看到僕人真的上前,刑具也拿了上來,躺在長椅上,一棍已經落下,頓時痛感鑽心,只得喊道:“母親救救我呀,母親,母親你在哪裡,快來勸勸父親,我知錯了。噢,父親我知錯了,好痛啊,痛死我了。”
接下來又是幾棍,使得顧靈澤是哭爹喊娘不停呼喊。
此時,突然一個打扮豔麗的女婦人帶著侍女丫鬟嬤嬤從院外衝了過來,看到捱打的顧靈澤,呼喊不已,一下子撲到他身上,帶著眼淚懇求“主君,主君,澤兒已經知錯了,他還小呢,你就饒了他吧。再說,不是沒有造成多嚴重的後果嗎?澤兒,澤兒,快向你爹爹認錯,快呀。”
“爹爹,我知錯了,我知錯了,我以後一定改正,我也是為我大姐鳴不平,是氣憤吳府來人傲慢,故意擋擱時辰。父親,我錯了,饒了我吧,饒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