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的發展是以硬體為基礎。
夏國的生態系統僅僅依靠起源集團發展也是不完美的,起源集團只能夠起到引導者的角色,更多的還是依靠廣大夏國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和奮鬥。
在周瀟的計劃中,是建立一個立體的新聯盟公司。
這個立體的新聯盟公司不僅包括華威也包括小咪,未來還會包括更多的夏國科技公司。
在這個聯盟體系中,起源集團將會投資一些公司,但是一定不能夠佔有太多的股份,起源集團佔有的股份越多,相關公司的創新能力就會越弱? 這在科技商業上是恆定的規則。
從短期來看,起源集團似乎是把股票賣早了,放棄了星銳科技這一條大魚? 但是從長期來看? 起源集團要的不是一隻魚而是一片大海。
星銳科技的成功不正是因為起源集團的投資和支援嗎?
周瀟直接對於江東攤牌? 說道:“我們準備分批減持星銳科技的股份,未來五年減持到30%一下,未來十年減持到20%以下? 我們希望給星銳科技更多的發展自由。”
“此外? 我們準備在原始碼集團下面成立新的科技公司,由這家科技公司持股星銳科技,這家公司還會持股小咪的新公司? 小咪將會納入起源集團的生態鏈和供應鏈。”
雖然起源集團還沒有和小咪談? 但是周瀟有把握小咪很樂意納入自己的這個體系。
於江東知道起源集團是在構件統一步伐的生態鏈? 這個工程華威沒有辦法完成? 也只有起源集團能夠完成了。
周瀟也給於江東承諾:“短時間內小咪在手機上還無法使用DNA記憶體以及DNA儲存。”
於江東點點頭? 華威不能夠僅僅看著起源集團吃飯? 必須要在奇點生態甚至手機硬體上更加創新,才能夠保證自己的競爭力。
於江東甚至認為,他要是周瀟,或許早就把DNA儲存技術交給小咪了。
對華威而言,這個時候回購星銳科技的股份也是最划算的? 成本最低的。
星銳科技和流蘇的增長勢頭才剛剛開始而已? 未來的潛力不可估量。
於江東返回深市後? 直接說服了董事會對星銳科技股權的收購事宜(華威董事會早就想回購星銳科技股權)。
經過華威和起源集團的商議? 參考去年一年星銳科技的利潤(400億RMB),以10倍市盈率計算,作價4000億RMB? 最後華威以400億軟妹幣的價格回購了星銳科技10%的股份。
回購之後,星銳科技公司股權分佈如下:
華威佔股59%成為星銳科技的實際控制者,起源集團下屬的原始碼集團佔股41%。
按照華威和起源集團的協議,未來五年起源集團將會將股權降低到20%以下。
華威相當滿意這筆交易,以400億軟妹幣的價格成為未來成長潛力無限星銳科技公司得所有者當然開心。
雙方的交易速度非常快,訊息也很快披露了出來。
訊息一出,這個資本市場和科技界震驚了,還在江城沒有走的小咪團隊也震驚了。
田雨正準備和馬鑫再次會談,得到這個訊息立刻停止了現有的方案。
現在小咪一臉懵逼,起源集團出售星銳科技的股權到底是什麼意思?
星銳科技有不錯的成長潛力,作價4000億RMB就說明了一切,起源集團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賣掉10%的股權到底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