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求見,這對於無名來說有很大的衝擊力,要知道這位孔丘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從春秋到華夏,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如此影響力的超不過三個。
無名此刻也停止了看書,十年間,這裡的書已經看的差不多了。
不多時,一個少年緩緩而來,頭髮梳的一絲不亂,頭上高高的冠帶聳立著。
一步一步走來,每一步都是五十公分左右,基本沒有過偏差。
怎麼評價這樣的少年呢?
周正?方正?都可以。
就像是大儒一般,一絲不苟。
少年走到老者身前,躬身行禮,鞠躬時成九十度,少年的禮儀簡直是典範,腰和腿的角度非常的恰當。
“弟子孔丘,拜見老師”
“孔丘啊,我聽說過你,你的學問跟我差不多,為何要不遠千里向我求教啊”老者微微一笑說道。
“三人行必有我師,您在周天子哪裡多年,一定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學問”孔丘依然堅定。
“你且起來吧,你身份高貴,我並不能收你為徒,今夜你我秉燭夜談,相互交流就是”老者笑著說道。
“如此,丘恭敬不如從命”少年一禮對著老子說道。
“無言,今夜你且在一旁伺候”老子對著無名說道,為了隱藏身份,無名在此地用的名字叫無言。
“是”無名行禮。
眼前的一幕勾起了無名的記憶,孔子拜師?
那是流傳在傳說之中的故事,而去所拜之人乃是老子,當世孔子像老子請教關於禮方面的知識,老子也是悉心的傳授。
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曾長期在洛陽工作,擔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學而聞名,魯國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問禮。
守藏使?跟老者現在的職務完全一樣啊。
無名感到一陣陣頭大,傳說中的老子,要說是一點修為也沒有的話,無名是不大相信的,就算是沒有修行,僅憑他在中國神話中的地位無名也必須表示尊重的。
當晚,老子和孔丘在收藏殿之中秉燭夜談,真的是談禮。
在此次問禮中,孔子主要詢問了關於喪禮方面的問題,得到了老子詳細的解答。孔子問老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清楚宗廟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著諸侯過世的時候需要請神主,這是禮制規定。孔子還問。。。。
無名靜靜的聽著,雖然談論的是禮,但是兩人身上莫名的道韻,卻讓無名非常的欣喜。
以前的時候,老子並沒有表現出特殊的地方,而今孔子而來,兩種道理聚合在一起,顯現而出,讓無名有了很大收穫。
所謂道韻,乃是自身道與理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所謂大道無聲,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意思。
兩人雖然沒有直接講述修行,但是從神話時代留下無數傳說的存在,自身就是一種財富。
整整一夜,無名一直在吸收兩人的道,對於無名的精氣神來說,有了極大的淬鍊。
這具分身,無名採用神樹的精華果實蓮花,出生就有玄仙的境界,而今吸收了兩人的道韻,底蘊更深,已經有隱隱突破金仙的樣子。
就連在天界的本體,也收到了很大的好處,已經有漸漸突破金仙,成就太乙的趨勢了,就差臨門一腳,就能夠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