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啟皇朝,淮陽城,南方最富庶繁華之地。
天聖二年二月初六,初春。
戌時,人戈會意。
一道瞧著清瘦,穿著灰色棉衣的身影,腳步輕快的從一處逼仄的破落巷子裡走出。
他結實有力的臂膀扛著挑擔麵攤,由南向北,低頭看路一步不停的走著。
走出了寂靜偏僻、罕有人跡的貧民窟。
走過了燈火闌珊、炊煙裊裊的平民巷。
走到了人聲鼎沸、燈火通明的繁華之地。
一連走了兩刻鐘後。
葉青的棉布鞋踏在了將淮陽城南北分割,丈寬三十的潁水上的東風橋上。
噹啷!
挑擔麵攤落在了青石橋面上,發出低沉的聲響。
那溫文爾雅如諸位讀者老爺一樣帥氣逼人的俊秀面龐。
隨著脖頸抬起,顯露在燭火和月光下。
站在橋上,居高臨下的葉青,眺望著南城星星點點的燈火,臉上盡是溫柔淺笑。
一個揹簍裡插著數把油紙傘,瞧著和藹可親的老婦人,步伐穩健的從北面走來。
她滿是褶子的臉,在看到葉青後,笑出了溝壑,關切的提醒道:
“青小郎,你停擱在這裡作甚?”
“再不快些去平樂坊,北城可是馬上要宵禁了!”
葉青回頭,看向同住貧民窟啟豐坊,就在他家附近的賣傘李阿婆,溫柔笑道:
“再等等!”
李阿婆不解道:
“等什麼呢?”
葉青看著南城,愜意笑道:
“等萬家燈火!”
李阿婆順著葉青觀望的方向瞧去,看著那已經看了一輩子的夜色,笑著道:
“這燈火不都亮著麼,讀過書的人,說話真是難讓人明白。”
“不過,你真的得快些去了,今夜平樂坊醉香閣會對詩對,聽說有大官會去。”
葉青一聽,愜意消失不見,著急忙慌的重新扛起挑擔麵攤,大步流星朝北城平樂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