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塔阿拜交待,圍攻老木崆的清軍有副都統杜敏指揮的2000人左右八旗兵,另有叛軍四五千,總數在七千人左右。
明軍現在能戰士卒不足千人,兵力上是遠低於清軍的。
但明軍有兩個優勢。
第一,老木崆的清軍尚不知後方的花場溝已經失陷,所以並不知道有一支明軍從他們屁股後面摸來。
第二,明軍隊伍中有不少剃了發的降兵,可以繼續冒充清軍攪混水,令清軍無法分辨敵我,從而使清軍產生混亂。
也就是當初李國英對付明軍的辦法。
王五沒有天真的想透過斷糧道的辦法,來迫使老木崆的清軍撤軍,因為時間不允許他在花場溝停留。
最遲三天,清軍必將派來重兵攻打花場溝,他若不走,就會被清軍前後夾擊。
麻思忠、張天望沒有意見,方案就此定下。
明軍在花場溝臨時休息半天,直接生火開灶煮綠營兵留下的食物,管飽的吃。
俘虜的韓德望部降軍前後加起來近五百人,這些人是必須馬上處置的。
王五照舊派人詢問俘虜是否願意追隨他抗清,結果有六十餘人選擇參加明軍,其餘都保持沉默。
讓狗剩將這六十多人收編為一隊後,王五找來侯三江,對他道:“先前我說過只要你配合,我便饒你一命,現在到了我兌現諾言的時候...
你可以帶這些不願隨我抗清的俘虜去大昌,那裡有支綠營兵,我已同他們的牛副將說好,你儘管放心大膽去投便是,他不會虧待你的。”
“嗯?”
侯三江聽的很是錯愕:這種事明軍還能和清軍說好?
王五沒有多做解釋,也沒有問侯三江是否願意追隨他,因為他知道這傢伙沒有以死抗清的決心。
之前不過是被迫而矣。
這種人,強留無益。
結果跟王五猜想的一樣,侯三江壓根沒跟他走的念頭,愉快接受帶領韓部降兵去投湖廣綠營牛副將的安排。
但提出一個請求。
就是把他的好朋友馬得財幹掉。
原因是馬得財可能會洩他的底。
“隨你便吧。”
王五哪裡在乎什麼馬得財的命,見侯三江眼睛寫滿對綠營的渴望,不由說了一句:“那就祝你在清軍那邊一帆風順,前程似錦吧!”
說完,王五莫名其妙的笑了起來。
好似想到了什麼。
笑的侯三江也是一頭霧水,但想關他屁事,反正這小子也活不了多久。
老木崆那裡,不知有多少真滿洲大兵等著你們去送死!
朝廷沒了,皇上沒了,就這麼塊巴掌大的地方被人家十幾萬兵馬圍得死死的,你小子以為靠你這麼點人,大明還真能起死回生不成!
做夢想屁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