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馬上清點己方傷亡,看看還有多少戰力。
二是組織人手將受傷將士抬到後方包紮。
三是清點戰場,將能用的物資全部收集起來。
重點是甲衣、弓弩箭枝,以及火銃藥子,這些都是明軍極度缺乏的。
四是將俘虜集中看押起來。
另外讓人通知後面的張天望過來。
安排這一切後,王五將先前投降的均州江天成、竹山張北丘等人叫來,詢問他們關於另一支叛軍的情況。
待知離此地五里多地的大昌竟有一支2000餘人清軍綠營兵後,不止王五的心沉了下來,身邊的趙進忠、張鵬羽等人的心都是“咯噔”一跳。
王五清楚此次能夠擊敗馬騰雲靠的不是明軍戰鬥力有多高,而是明軍上下皆有一顆殺身成仁的決心,這才得以在氣勢上壓倒馬部從而取得勝利。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馬騰雲部乃剛剛降清的原明軍,很多士卒雖然跟著馬騰雲降了清軍,但骨子裡並不願意同還在堅持的昔日同袍拼個你死我活,也不願沾染這些同袍的鮮血,因而戰鬥打響後這些馬部降軍沒有表現出足夠的戰鬥力。
或者說足夠的廝殺意願。
遇挫之後崩潰自是難免。
但那支綠營兵就不同了,他們是真正的清軍,無論是士氣還是鬥志都遠高於馬騰雲麾下這支降軍!
可以斷定,接下來明軍同綠營兵的交戰殘酷程度,必定遠遠超過明軍同馬部之間的戰鬥。
怎麼才能打敗這支綠營兵?
眉頭深鎖的王五沉思如何應敵時,麻思忠、許德義、張天望兄弟都來了。
己方傷亡情況基本統計出來,老順軍那邊陣亡了105人,傷75人,也就是傷亡三分之一。
張天放那邊傷亡50多人,約四分之一多。
王五這邊傷亡70多人,差不多三分之一。
三方的傷亡率都很高,餘下能戰計程車卒不到700人。
殲滅了多少叛軍沒有數,不過俘虜了超過500多人。
能用的物資正在收集中,傷員也正在往後方抬,交給張天望從鎖口洞帶來的家眷們照顧。
“各位,我們不要高興太早!”
王五將大昌那支清軍情況跟眾人通報。
一聽是支2000多人的綠營兵,眾人神情不由都是凝重起來,顯然都清楚接下來的戰鬥會更加殘酷。
甚至有可能明軍會就此覆沒。
幾個呼吸後,就見許德義“呸”了口唾沫在地上:“怕什麼,大不了同他們拼了!咱們能打贏馬騰雲,就能打贏那個牛萬程!”
唾沫帶血,剛剛戰鬥中許受了內傷。
“對,跟他們拼了!”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死了也要拖兩個墊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