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內,有哪幫人希望內亂?
自是那幫還沒來得及被清廷揪出來的鰲拜黨羽。
前靖西大將軍、現大周燕京總管穆裡瑪無疑是個很值得學樣的榜樣。
如果大清還像從前一樣,這幫鰲拜“餘孽”恐怕不敢滋事,但大清這會都窮途末路了,這幫人自是不肯替他愛新覺羅陪葬
東四旗炮局大街的騾馬巷,是漢軍鑲黃旗的居住區域,居住在此的漢軍旗人大多是當年歸降清廷的高傑舊部,其中還有不少是高傑在揚州附近強拉的江淮壯丁。
白天被叛軍在正陽門外活剮的原湖廣提督胡茂楨家就在騾馬巷,不過胡茂楨一家被抓走時附近的舊部並沒有人阻止,因為他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還以為胡茂楨同外面的叛軍勾結被朝廷查獲呢。
等到胡茂楨的幾個兒子同一幫孫子的腦袋被叛軍打進城後,騾馬巷的人才曉得事情沒那麼簡單,等知道朝廷是為了和叛軍議和這才把對大清有功的胡茂楨等人交出去後,騾馬巷居住的胡茂楨舊部頓時群情激憤起來。
但騾馬巷的漢軍沒有馬上組織起來向清廷“討要”說法,一來事過突然,眾人沒有主心骨可以依靠,也需要時間商議究竟怎麼辦;
二來滿洲人向騾馬巷運來了不少糧食,雖然這些糧食分到各家也不過每戶幾斤,但對於已經斷糧和即將斷糧的漢軍各家而言,這微不足道的糧食還是讓他們暫時壓制住了心中怒火。
老話說有口吃的心不慌,心定了,有些事情便能緩一緩。
所以有老成持重的建議再看一看,如果清廷意識到了錯誤並及時更正,那他們也未必非要跟清廷撕破臉皮。
不管怎麼說,他們漢軍雖然被滿蒙瞧不上,可相對於旗外的漢人卻也是高高在上的主。
拿的也是鐵桿莊稼,只要大清不亡,子子孫孫就不愁溫飽。
這麼好的待遇,擱哪朝找去?
然而也有年輕的漢軍實在是無法忍受滿洲人對他們的背叛,私底下聚在了一戶王姓旗人家中。
這戶王姓旗人祖籍揚州高郵,當年因被高傑部明軍強拉壯丁陰差陽錯成了八旗漢軍。
不過老王早在順治十二年就戰死在湖南,現下家中就一個獨子王寶。
這王寶是順治四年生人,因其父常年在外跟隨八旗征戰家中根本沒人能管他,但王寶不像滿洲子弟那樣被養成個一無是處的紈絝子弟,相反倒養成了橫行霸道的市井混混。
平日總是仗著旗人身份領著一幫小兄弟在外城欺行霸市,久而久之成了騾馬巷有名的“小霸王”,沒人敢問他,更沒人敢管他。
因為王寶有個姐姐嫁給了當過總兵、副都統的剛阿泰長子瑪吉達為妻。
瑪吉達祖父李永芳是漢人,但他同父親剛阿泰都是取的滿洲名字,原因就是瑪吉達的祖母是太祖皇帝孫女、饒餘郡王阿巴泰的親閨女。
身上流著愛新覺羅血脈,滿漢混血加上皇族加成,當然敢取滿洲名,不像有些漢軍只敢在姓後加個佳字,如魏佳、石佳、李佳什麼的。
不倫不類。
阿巴泰本人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幾個兒子也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最有名的自然是安親王嶽樂,國初理政三王的博洛。
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剛阿泰同弟弟巴顏等均位居高官,孫子輩也皆在漢軍任職。
瑪吉泰便在漢軍正藍旗任職參領,平日主要負責旗內俸米發放,是個既有實權也有油水的肥差。
靠著這一層關係,只要不是殺人放火姐夫那裡出面打個招呼,都統衙門自是不會太為難王寶。
但王寶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親姐夫會同兄弟如喪家之犬般出現在他家中。
而且在自己心目中如同大人物一般的姐父阿瑪會被朝廷當成狗一樣出賣。
瑪吉達同弟弟安瓜逃脫護軍追捕後,因實在無處可去便來到鑲黃旗小舅子家。
原是想著躲一陣再說,沒想到昨天全家剛被抓走,今天全家人的腦袋就被叛軍給丟了進來。
瑪吉達同弟弟卻沒有恨城外的叛軍,而是將怒火完全發到了清廷身上。
叛軍是敵人,敵人斬殺敵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更何況他們的祖父李永芳是天字第一號漢奸。
如果叛軍不對他們李家下狠手,瑪吉達兄弟倆反而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