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抗清 > 第374章 小小的誠意

第374章 小小的誠意 (第1/3頁)

推薦閱讀:

張丹在密雲縣城東南找到了正率部在此等侯後續入關蒙古各部的布林尼。

得知攻佔燕京的叛軍派人與自己談判,布林尼好奇之下命人將剛剛出爐的大周京畿安撫使帶到自己面前。

在場的還有布林尼的弟弟羅不藏、喇嘛阿雜裡,察哈爾右翼都統晉津、副都統布達裡等人。

此次隨布林尼入關的八千察哈爾兵大多來自右翼八旗,被安置在宣府口外的左翼八旗並沒有接到徵召命令,否則兩翼八旗都出兵入關的話,僅察哈爾一部就多達兩萬之眾。

這也是鰲拜故意為之,避免入關的察哈爾兵力過多不聽兵部號令,難以節制。

畢竟,相對科爾沁人,察哈爾人還是有些桀驁不馴的。

縱是關內如今“兵荒”急需蒙古人平叛,鰲拜也不得不慎重對待。

由於是緊急徵召入關,察哈爾人本身攜帶的糧草極其有限,入長城後又無法從薊州得到糧草補充,因此布林尼麾下八千騎兵正如投降了周軍的甘文焜所料已經斷糧。

距離最近的密雲城已向周軍投降,根本不可能為蒙古人提供糧草。

平谷城雖還在清軍手中,但平谷只是小城,難以承擔規模龐大的蒙古軍隊糧草供應,何況平谷自身還在遭受薊州方面的叛軍襲擾。

因此,面對蒙古人提供糧草的請求,平谷知縣範文大能做的就是緊閉城門阻止蒙古人進城。

否則,不用叛軍動手,城中兩萬百姓就要被蒙古人屠戮一空。

為了獲得補給,布林尼只能下令部下帶兵在方圓數十里範圍內“打草谷”,雖然這樣做多多少少能搶來一些糧食,卻讓附近的百姓視蒙古人為洪水猛獸。

隨著逃難百姓的傳播,蒙古人大清援軍的形象很快就在京畿一帶崩塌,甚至有謠言說蒙古人是趁大清之危來搶滿洲人江山的。

謠言的傳播導致一個直接後果,那就是京畿一帶不少正在觀望的官員下定決心向周軍投降,因為與其讓京畿被蒙古馬匪佔領,不如讓同為漢人的周軍主宰這片土地。

起碼周軍北上以來沒有屠戮百姓。

沒有滿洲人委任的地方官幫助,蒙古人根本不可能在長城內立足。

在這種情況下,布林尼的弟弟羅不藏建議哥哥不要等侯其它各部去援救滿洲人的朝廷,而是應當直接回到草原,不叄與滿洲和漢人的紛爭。

他們的家底有限,萬一因為幫助滿洲人抵禦南方漢人叛軍導致損失過大,那對於察哈爾整個部落而言都是滅頂之災。

更何況作為援軍的他們在關內壓根得不到任何糧食補給,光靠打草谷能支撐到什麼時候。

現在還能讓他們察哈爾人打草谷,等後續其餘各部兩萬多人入關,連打草谷都不可能了。

總不能讓族人們餓死在關內吧。

弟弟的建議讓布林尼左右為難,一方面他並不清楚燕京的滿洲朝廷什麼情況,也不確定南方過來的漢人軍隊到底有多少兵馬;

擔心自己冒然撤軍將來可能遭到滿洲人的報復,也會同忠於滿洲的科爾沁人發生衝突。

另一方面總覺如今關內的大亂很有可能是他布林尼的一次機會,也是黃金家族能否恢復往日榮光的一次機會。

要知道,當年的黃金家族可是足足統治了漢人一百年。

哪怕不能再現大元朝的盛況,恢復黃金家族對蒙古各部的統治也是足以讓他布林尼為之驕傲一生的榮光。

舉棋不定時,周軍的使者來了。

張丹這個原理藩院的八品小吏牢牢把握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以蒙古大汗、關外土地為條件真的策反了布林尼。

作為黃金家族的最後繼承人,蒙古大汗的誘惑是布林尼怎麼也無法拒絕的。

攻進盛京營救其被囚禁多年的父親,更是布林尼這個為人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而且有漢人軍隊提供的糧草和軍械,布林尼認為自己絕對可以打贏科爾沁人。

當下召集心腹將領將巴達裡、陳特塔爾、薄託和等人告知自己決定與漢人軍隊合作,共同推翻滿洲人殘暴的統治。

最新小說: 我的祖母武則天 我家世子爺是粘人精 繡衣御史 逆天萌寶:神醫孃親蘇爆了 紅樓大暴君 紅樓之我全都要 權臣家的小嬌寵 大明執棋人 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 家父辛棄疾 我靠打鐵招紈絝小將軍為婿 首輔家的農門颯妻 農門肥妻每天都在洗白 家兄朱由校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 重生北魏末年 紅樓錦繡 重生之回到周朝當王爺 從袁熙老婆被搶開始說起 權謀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