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剛要說未必地方官員和將領們都被賊軍勸降時,小皇帝突然一把從塔阿拜手中奪回佩劍,“咣”的一聲將寶劍抽了出來,指著殿外吼道:
“就算所有人都背叛朕,朕也不害怕!大不了朕學那明朝的崇禎君王死社稷好了朕年紀是不大,可朕不怕死,因為朕是愛新覺羅子孫,朕絕不給列祖列宗丟人你們聽著,真到了那麼一天,朕絕不學崇禎上吊,朕就用這把寶劍自刃,好叫賊人知道朕是個什麼樣的天子!”
說到最後,康熙竟有些魔怔起來,揮舞寶劍在那虛空亂劈亂砍。
“皇上!”
明珠和牛師傅、塔阿拜都叫小皇帝這樣子嚇到,還是牛師傅反應最快,一個箭步上前將小皇帝手中寶劍奪下,繼而又同塔阿拜合力將陷入魔怔的皇帝抱住。
“朕絕不會做亡國之君,朕才登基幾年,朕都沒有親政,朕有決心治好這天下,讓皇阿瑪為朕驕傲,讓鰲拜那狗賊知道朕強過他一萬倍”
被抱著的康熙一手打著牛師傅額頭,一腳踢著塔阿拜,但終是年齡小沒力氣,無法掙脫二人。
明珠在邊上看著,急的真就團團轉。
好在,皇帝還是冷靜下來,眼中的魔怔一點一點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然,嘴裡低語呢喃著什麼,卻是滿語,牛師傅和塔阿拜根本聽不懂。
只明珠聽的明白,卻是不敢說出來。
因為小皇帝說的是:“早知道這樣,就不殺鰲拜了。”
雖然聽不懂皇帝說的是什麼,皇帝的模樣卻讓牛師傅無比痛心,終是咬牙道:“皇上,恕奴才直言,這滿城恐怕真守不住,奴才以為皇上當立即離開此地,到一安全之地勵精圖治,收拾山河皇上之聖明奴才以為實是千古少有,今日局勢雖壞,卻非皇上之過”
牛師傅竟是讓康熙馬上出城突圍,哪怕不要朝廷,不要這滿城幾十萬旗人,也要立即走。
“皇上,您才是大清的根本啊!”
牛萬程說完直接跪下,懇求康熙為了大清江山社稷立即突圍。
康熙怔在那裡,許久微微搖頭道:“牛師傅,朕不是不想走,可皇阿奶和索尼他們不會讓朕走的。”
牛師傅哽咽道:“皇上,但使還有一線勝機,奴才也不會請皇上離開燕京,隻眼下滿城確無守住道理,皇上要是不走”
後面的話牛師傅沒說,他相信小皇帝明白他的意思。
康熙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但走不走真不是他一個都沒能親政的天子決定的。
只要太皇太后不同意走,他就走不了。
見狀,牛師傅只得長嘆一聲,轉而道:“若太皇太后和王公大臣不同意皇上走,唯今之計,皇上只能只能”
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牛師傅,你是朕的師傅,也是朕信得過的人,你有什麼話大膽跟朕說,不管對還是不對,朕都不會怪你。如果連你都不能與朕說實話,朕還能指望誰呢?”
康熙瞬間如明君附體,伸出小手將跪在地上的牛師傅扶起。
邊上明珠和塔阿拜均是疑惑這位牛巴圖魯要對皇上說什麼。
起身後,牛師傅躊躇再躊躇,還是橫下心道:“皇上,要不同賊兵議和吧!”
“議和?”
殿上三人同時呆住。
“對,議和!”
牛師傅也是豁出去了,“據奴才所知城外賊軍主帥王耀武原是明朝忠貞營出身,後來才降的吳三桂,但如今吳三桂已死,這王耀武又勢大,若京師真被其攻陷,吳三桂的舊部肯定容不得王耀武坐大,屆時必然又是一出孫、李內訌,如此便是天佑大清,也是皇上平定叛亂的最好機會!”
牛師傅剛說完,明珠就心中一動認真思考此事是否可行,邊上塔阿拜則是困惑的瞄了牛師傅一眼,繼而將頭低了下去。
“議和,議和?”
康熙反覆唸叨後,卻是搖頭苦笑一聲:“朕都被王賊困在滿城了,拿什麼同他議和。”
“皇上,王耀武這人貪財好色,皇上只要把滿城和宮中積蓄給他,再許以厲害關係,奴才以為這人多半會退兵。”
牛師傅對此十分肯定,“若皇上同意議和,奴才願出城與王賊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