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提出“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的口號。
這同當年滿清提出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同出一轍。
根本就是針鋒相對。
可能是急於替周軍控制京畿,甘文焜行事非常激烈,當天就把通州城中一千多不肯主動到衙門指定地點剪辮的百姓集中處斬,後將這一千多百姓的腦袋分別堆置在通州四門,令過往之人無不毛骨悚然。
第三個政策是甘文焜以大周北方招撫使名義分別派發給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各省的。
大意凡各敢有抗拒大周天兵必加誅戮。迎大周天兵者,則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於地方秋毫無犯。
另甘文焜希望各地官員軍民人等,不管過去出於什麼原因降清,只要能歸服新朝,則仍準錄用,過往罪孽一概不咎。
前一條用於爭取百姓,後一條則是爭取官紳和讀書人。
幾乎差不多的時間,原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白秉貞也採取了和甘文焜一樣的政策手段,招撫勸降了直隸東邊的冀州、景州、霸州、滄州、河間等城池,山東的東昌府和臨清州的官紳也派人同白秉貞接觸,意欲舉城來降。
河南的懷慶、衛輝等地也被白秉貞派人招降成功,使黃河南北的周軍控制區就此打通。
白秉貞目前正在極力遊說河南巡撫夏自德,山東巡撫周有德,同時也在派人聯絡天津巡撫張端。
甘文焜此時也正對張端展開“政治”攻勢。
天津是北方重鎮,前明時還是錦衣衛指揮使司所在地,清朝入關後於此繼續設立巡撫,除管轄天津所轄各州縣外,天津巡撫還管著清朝在北方最大的水師天津水營。
如果天津歸降,則周軍不僅能獲得幾乎未受戰火摧殘的天津,從中收取大量稅賦,還能利用天津的水營切斷滿洲人的北逃之路,哪怕清廷逃回關外,憑藉遼西走廊同周軍對峙,周軍也可利用水師之便從遼南方向發起對盛京的攻勢,從而避免與清軍殘餘勢力在遼西走廊硬拼。
不過儘管白秉貞和甘文焜很清楚天津的重要性,也都分別派人勸降天津巡撫張端,但這位出身於漢軍正黃旗的巡撫大人不僅沒有給出任何回應,反而新募了數千新兵加強天津防衛。
原因是張端不相信周軍真的克取了燕京。
這位熟讀史書的巡撫大人堅持燕京不是任何外敵能夠強行攻破的,因此哪怕周軍真的北上奇襲了燕京,也一定被阻在城外。
甘文焜之流不過是利用訊道堵塞的機會蠱惑人心。
薊州守將董天寶一開始也不相信燕京被周軍攻破,故而將兩撥前來勸說自己歸降周軍的無膽官員給關了起來。
直到穆裡瑪的長子那麻福親自進城,董天寶才意識到大清可能真的亡了。
那麻福敢單身進城勸降董天寶,不是他託大,而是董天寶是他伯父鰲拜家的包衣出身。
那麻福沒像甘文焜一樣耍小聰明,直接坦蕩告訴董天寶燕京滿城尚未被周軍攻下,所以董天寶是要繼續效忠愛新覺羅家,還是勇敢的站出來替他的主人鰲拜報仇,全看他董天寶有沒有良心了。
董天寶沒有當場回覆那麻福,也沒跟前兩撥一樣把那麻福關起來,而是一臉沉重的回到後院喝起悶酒來。
連喝了幾杯後,其妻王氏不知何時來到他身邊,見丈夫臉色凝重似有心事,忙問丈夫出了什麼事。
“婦道人家,就是讓你知道又能怎樣?”
董天寶有點大男人思想,不想與王氏說外面正在發生的大事。
“沒有我們婦道人家,哪來的你?難道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不成?”
王氏不悅,忍不住反嗆了丈夫一句。
董天寶一時無語,端起酒杯就飲,原以為王氏會回屋,未想王氏卻是直接在他面前坐下,並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在丈夫錯愕眼神注視中,向來滴酒不沾的王氏也是舉杯就飲,喝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就這麼連喝了三杯後酒杯才被丈夫搶去。
“我心中有事才喝酒,你好端端的喝的什麼酒!胡鬧!”
董天寶又氣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