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並沒有全部被誘入伏擊圈,這讓王五有點遺憾,也佩服張天福還是夠穩健。
不過世上事哪有十全十美的。
估摸被誘過來的清軍三千人左右,其中不少還是有馬的八旗兵。
充當“誘餌”的第一協雖然是忠勇鎮戰鬥力最高,戰鬥意志最強,但在清軍不停追擊下也不免真要崩潰,眼見第一協被清軍壓縮到了河灘,王五不敢再等下去,果斷下令伏兵盡出。
聽到號角聲,躲藏在麥田溝渠以及河灘蘆葦中的李亨、公弦立即指揮所部從藏身地躍出,向著前方的清軍壓了過去。
李亨是高大捷的副將,其父李錦榮陣沒於松錦之役後被吳三桂收養,後在平西藩下任佐領,指揮能力不弱,屬吳軍嫡系。
公弦本是被清軍徵召往夔東運糧的民夫,因不滿清軍苛待才鋌而走險率民夫起事,因此“軍事素質”相對較差,被任命為標統原因主要還是其帶了七千多民夫在王五急需人手時投了過來,屬於荊州系的“原始股東”之一,因而王五必須加以“酬功”。
已埋伏多時的兩協忠勇官兵在兵力上優於被誘入伏擊圈的清軍,突然的出現更讓清軍上下驚亂,可意識到中了埋伏的清軍還沒有回過神來,就發現有一股綠營兵沒頭沒腦的向著石橋方向瘋狂逃奔,邊逃還邊喊敗了什麼的。
這一喊讓本就驚亂的清軍徹底大亂,亂哄哄中敗沒敗清軍不知道,但吳軍的伏兵是真真切切出現了,結果就是三千多旗漢清軍不約而同掉頭狂奔,爭先恐後誰也不甘落後。
王五也是叫清軍這一出搞的莫名其妙,當初牛萬程被他接連伏擊時還曉得多少要抵抗一下碰碰運氣,怎麼眼前這幾千剛才還追的無比兇猛的清軍連樣子也不做就全線崩潰了呢。
待聽到遠處逃奔的綠營兵中有個熟悉聲音時,不禁老懷甚慰,向著那跟兔子一般飛速逃竄的趙富貴投以飽含感激的眼神。
果然,只要一心交朋友,朋友就能一心對自己。
眼下局面儼然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淝水之戰了。
全線崩潰的清軍不可能組織有效反擊,剩下的就看吳軍能取得多大戰果了。
如果埋伏在小韓營的騎兵能及時封堵清軍後路,佔領石橋,估摸張天福這個“總指揮”都能被兜進來。
清軍的瘋狂後撤讓參與伏擊的吳軍將士個個如打雞血般嗷嗷叫喚著撲了上去,哪怕之前心中還有著那麼一絲害怕計程車兵都興奮無比的撒開雙腳狂追。
先前被清軍追的都快喘不上氣的第一協將士更是原地變了個人似的,在統制高大捷、標統曹迪威等將領帶領下,瘋一般的揮刀砍殺如同羊群般的清軍。
雙方現狀完全顛倒。
公弦的第三協甚至是全員光腳,因為這位種地出身的標統深知在爛泥裡跑光腳比穿鞋子更輕巧,速度也更快。
這個簡單的常識讓伏擊點距離清軍有一里地的第三協,竟然比距離清軍近些的第二協更快追上了清兵。
後面是剛才被追的要跳河的吳軍,左右兩邊是黑壓壓湧上來的伏兵,饒是再膽大再冷靜的人也不敢停留半分。
戰場之上,生死有時候往往就在一個速度。
打不過敵人沒關係,只要跑的比友軍(同伴)快一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