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吳三桂稱帝后決定立即北伐,他是願意將自己家當拿出來配合吳軍主力共同北上的。
夏國相、胡國柱這兩人都是王五的連襟,王五對他們不太熟悉,胡國柱倒罷了,知道此人是反清急先鋒,那個大連襟夏國相則蠢得跟一頭號豬似的。
兩次分兵方針就是這位大姐夫提出來的。
這次如果夏國相還反對渡江北伐,王五說不定就要派刺客提前請大姐做寡婦了。
整個吳周集團可稱統帥級別的,王五認為當數吳國貴了,他與此人在巫山時有過一面之緣。
王屏藩在西北頂住的是以圖海為首的陝甘綠營,吳國貴在湖南頂住的就是清廷最能打的親王嶽樂。
吳三桂死後也是吳國貴提出全力北上的正確主張,不被採納後依然糾集殘兵將清軍死死擋在武岡一線,最終中炮而亡。
其餘吳周集團包括吳三桂的侄子吳應期、侄孫吳世綜等人,王五基本沒有印象。
畢竟前世關於三藩的史料太少。
作為短命王朝的吳周,也沒有幾個人願意給他們寫史。
寫了也沒用,因為有持續百年的文字大獄。
只能從一些清廷自己批准的書中推斷一二。
乾隆搞的《貳臣傳》其實是學他爺爺康熙,因為康熙平定三藩後編了本《逆臣傳》。
這本書讓後人知道了不少三藩將領生平。
在荊州的汪士榮肯定趕不上這場勸進大戲,王五意讓錢文濤等勸進後馬上回荊州,為即將到來的渡江北伐提供錢糧。
“最好準備兩個鎮的糧草,至少也要一個鎮。”
三鎮剛建,雖然兵員看起來有三萬之眾,但真正能拉出去野戰的也就萬人左右。
畢竟三鎮組建時間太短,訓練不足,裝備也不足,上下磨合都需要時間。
一旦北伐,王五意帶領忠勇、忠武兩鎮配合吳軍,忠義鎮留守。
那麼就需要準備兩個鎮至少兩個月的糧草,甚至還要更多。
錢文濤估算了下,前番繳獲基本耗盡,想要湊齊兩個鎮出征糧草恐怕今年夏稅就不能減免,而且荊州還得給北府提供一些支援,畢竟北府那邊情況比荊州這邊還要困難。
尤其北邊還有達素的幾萬大軍虎視眈眈。
“你回去後儘量想辦法,能用錢解決的就用錢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你同宜昌方面接觸一下,看看圖副都統那邊能不能給咱們提供一些糧食。”
王五說的這個圖副都統自是指圖爾格。
此人有過被俘經歷,之後和王五有過默契,但這個默契配合度有限,不能算是王五的一心好朋友,只能說是個外圍。
讓圖爾格投降肯定辦不到,但讓他暗中提供些軍糧應該沒問題。
何況,宜昌的駐軍是牛萬程的老部隊。
那幫老兵痞兩頭得好處,日子過的很滋潤,五爺真要他們起來殺泰君,估計不會過夜。
錢文濤點頭應下,猶豫了下想問問是否將吳三桂稱帝一事通報襄陽北府時,遠處城門外奔來數十飛騎,皆背插三面小旗,至城門勒馬定住,齊聲吶喊:“都招討天下兵馬大元帥已至城外十里!”
聞言,城門內外頓時騷動起來。
以張長庚為首的眾官員士紳急忙整頓衣冠,紛紛於臉上露出洋溢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