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抗清 > 第272章 兵強馬壯者為天子

第272章 兵強馬壯者為天子 (第1/4頁)

從漢陽渡江過來的參政錢文濤得知自家總管大人要參與勸進吳三桂稱帝,驚的半天合不攏嘴。

半響才艱難說道:“此時擁立吳三桂稱帝,恐怕難以服眾,將軍萬不可糊塗啊。”

這是委婉提醒自家總管大人要三思再三思。

哪怕吳軍兵強馬壯,但吳軍畢竟是打著朱三太子名義起兵,突然之間拋棄朱明自立為帝,各地響應的復明人士很難說會承認吳三桂這個天子,這要是因為吳三桂稱帝導致聯合抗清的各方勢力分崩離析,無疑會葬送眼前的大好局面。

錢的顧慮王五都知道,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顧慮。

因此這才一心想要打朱明招牌,把十七世紀的統一戰線維持住。

然而吳三桂的優柔寡斷和吳軍有可能不渡江的現實,迫使王五必須參加勸進。

下定決心參加勸進的另一重因素就是馬寶提出的以武昌為臨時國都所在。

前世吳三桂自立周王的政權中心在衡陽,日後也是在此地稱帝。

而衡陽遠離長江,雖然比昆明和貴陽要靠北,整體依舊處於抗清前線的大後方。

這就導致衡陽方面沒有過江發展的迫切需要。

但如果以武昌為政權中心的話,不管是北伐燕京還是為國都取得足夠戰略緩衝(保護)區,吳軍都必須過江!

正如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城,則太平軍必然要全力攻取江淮。

清廷在江北設立大營的目的也是阻止太平軍獲得江北地區。

哪怕吳三桂再如何捨不得兒孫,於武昌定都稱帝吳軍都必須過江。

不以個人意願為主。

“誰當皇帝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大軍必須過江!”

此事已經決定,王五能做的是要求部下們無條件服從,想不通也要想通。

視線中,馬寶與麾下一眾將領正在城門等侯。

老張剛才派人過來說吳三桂率部已經到了金口鎮,此地離武昌城只三十多里,最遲一個時辰就到了。

陪同吳三桂一同前來武昌的除了三萬兵馬外,就是被其封為金吾右將軍的大女婿夏國相,金吾前將軍的吳國貴。

此外隨行的還有右掖將軍衛樸、鐵騎左將軍陶繼志、鐵騎右將軍張足法、驍騎前將軍線維明、後將軍田進學等人。

留與馬寶並立的左翼將軍張國柱領兵8000坐鎮長沙,又命驍騎左將軍範齊韓領兵6000留守衡陽,右將軍廖進中領兵7000留守常德。

之前鐵騎前後將軍王會、高啟隆領軍25000人攻江西,侄子金吾後將軍吳應期、驍騎左將軍範齊韓領軍20000自郴州攻打廣東。

因此這次吳三桂帶到武昌來的三萬兵馬已是其手頭最後的機動兵團。

連同馬寶先期帶來武昌的5000人,共計35000人。

不過這35000人僅騎兵就有12000餘,實力不容小覷。

吳三桂搭建的政權班底除吏曹方光琛在西北未歸,工曹呂忝子兼湖南巡撫留在長沙,禮曹錢點前往東南調和鄭、耿矛盾外,戶曹來度、兵曹韓大任、刑曹馮蘇等官員皆隨同而來。

王五對吳三桂封的御林、征討十六將軍大多不熟悉,印象深刻的就是王屏藩、吳國貴、馬寶三人。

前世時看過一本記錄三藩的書,雖然此書是站在清廷角度看待這場戰事,但書中稱吳軍中驍勇善戰者只三人,一為馬寶;二為王屏藩;三為高得捷(高大節)。

馬寶自是不必多言,此人不僅能打骨頭也是極硬。

最新小說: 三國:我的夫人是甄宓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醋精將軍又悔婚了 逐鹿大明 棄女逆襲:大魏最強女宰相 大理寺贅婿 帝國第一家丁 暴宋 我在武工隊 大明:朱家老二,打造海上日不落 我姓王,我的鄰居武大郎 魏挽天傾 兵謀天下,我是趙雲我怕誰 大明小財神 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 夢起出雲 我的祖母武則天 我家世子爺是粘人精 繡衣御史 逆天萌寶:神醫孃親蘇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