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老張回信了,同意王五提出的開發大冶礦要求。
沒提出共同開發,也沒提出其它問題,就一個條件必須先讓他封王。
因汪士榮尚未回來,王五便在漢陽等侯。
月底時汪士榮回來了,帶來了王五期盼已久的好訊息。
吳三桂同意張長庚的條件,以朱三太子政權名義封張長庚為定北王,現命大將馬寶領軍前來武昌“接收”,其將於七天後由長沙啟程前來武昌。
這個訊息讓王五徹底鬆了口氣,然而伴隨好訊息必然是壞訊息。
西北的馬鷂子王輔臣沒有如吳三桂願起兵響應他,派去策反甘肅提督張勇的使者也被張勇綁去燕京。
不敢違抗吳三桂命令的王屏藩領軍前往秦州後不久就遭到張勇部襲擊,雙方在秦州城外大戰一場,傷亡均重。
王屏藩帶到秦州的人馬不足三萬,張勇手下連同秦州附近的守備營兵只一萬多人,然而清軍人數雖不及吳軍,但騎兵數量多於吳軍,因而於野戰中儘管王屏藩指揮出色,吳軍將士也奮勇作戰屢次擊退清軍的步騎進攻,但終因騎兵短板無法取得大的突破,且面臨被清軍斬斷糧道威脅。
不得已之下,王屏藩只好率殘部退守秦州。
此時雙方誰先得到增援,誰就將佔據主動。
西安方面得知吳軍沒有攻打西安反而去打秦州後,驚喜之餘立時調兵遣將增援秦州。
十五日平寇大將軍卓布泰率部渡過黃河抵達西安。
卓布泰的到來讓人心惶惶的西安城頓時安定下來,在卓布泰的指揮下一部清軍封堵漢中吳軍翻越秦嶺各關卡,一部會同從邊牆調來的副將孫思克等馳援秦州。
吳軍方面鎮守漢中的四川提督鄭蛟麟和巡撫吳之茂接到王屏藩告急後,也在第一時間派出援軍萬人,並組織後續人馬馳援。
一時之間,秦州成了西北主戰場。
這場決定西北歸屬的戰事沒有幾個月恐怕分不出勝負。
雖說王輔臣沒有起兵響應,汪士榮仍然對西北戰事持樂觀態度,因為吳軍投入西北戰局的總兵力近十萬之眾,清軍東拼西湊最多也就三五萬人。
王屏藩又是員悍將,清軍想從他手中討到好處很難。
而且據方光琛傳來的情報顯示,王輔臣雖然不肯起兵,但其部下有不少將領願意響應吳三桂反清。
眼下方光琛同二公子應麟正在做這些將領的“工作”。
王輔臣沒有驅逐二人。
看著像是待價而沽。
方光琛建議吳三桂給王輔臣封安西王,以此讓王輔臣起兵。
只要王輔臣肯反,並在清軍後方發起攻擊,清軍必敗無疑。
王五卻是心下悲觀。
王輔臣反與不反他不關心,他擔心放棄西安轉而進軍秦州的王屏藩部馬上會面臨糧草短缺這一大問題,換作他是張勇,也會利用騎兵優勢打擊吳軍的糧道,久而久之,吳軍根本吃不消。
秦州之戰如果吳軍不能速勝,哪怕和清軍打成平手,實際也是輸了。
僵持的膠著戰有利清軍。
西北戰局的穩定也會讓西北各地本應出現的反清運動偃旗息鼓。
鬼知道吳三桂為何下令王屏藩放棄西安打什麼秦州的。
王五眼皮直跳,擔心的事情終是一個個的來了。
然而幾天後另一個訊息讓其氣的一腳踹飛面前的長凳。
王士元跑了!
浮塵子按王五給的地址找到了王士元家,可原本應該是私塾的王家卻是異常冷清,鬼影也不見一個。
問周圍鄰居說是半個月前王先生一家不知道怎麼回事搬家走了。
去哪裡沒人知道。
據王家鄰居說,就在王先生搬家後沒幾日,就有一幫人來找過他。
同樣也沒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