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堪不是瘋了,而是卯足了勁要請江中的魚蝦開開葷,讓他們嚐嚐真滿洲大兵血肉是何滋味。
這一切的幕後操盤手就是大清湖廣總督張長庚。
接到王五請求後,張長庚思慮再三答應了下來。
其實對他而言,是否立朱三太子為帝根本不重要。
就是吳三桂自立為帝,他照樣舉雙手擁護。
總之,誰當皇帝他就支援誰。
傻子都知道清廷這條破船馬上就要沉!
這會不趕緊跳船,難道要給滿清這條破船殉葬不成?
真有殉節的決心,他也不可能給滿洲人當走狗。
早在去年巫山時,由於王五的不斷“洗腦”,張長庚內心實際已經動搖。
如果忠誠有血條的話,張長庚對大清的忠誠度可能只剩百分之三十四。
最多百分之四十。
現在,基本見底。
之所以跟老五兄弟搞“政治敲詐”,目的不過是給自己包裝鍍金弄點孤忠形象裝飾門面,從而獲得武昌城中復明人士的支援。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吳三桂都能洗白,他張長庚憑什麼不能?
弄個王爺噹噹沒什麼不敢想的。
一點也不過份。
清廷開了異姓封王先例。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不過帶了萬把人投降就給封了王,吳三桂投降時手裡的關寧軍也不過一兩萬人,同樣也給封了王。
孫可望那個倒黴蛋一個兵沒有不照樣封了義王。
那手握重鎮擁兵三四萬的張長庚,當然有資格封王。
更何況吳三桂剛給屁都不是的孫延齡封了個安東王。
這要不給他張長庚封王,說得過去?
就算擱明朝這邊,南明以來封了多少異姓王?
掰手指算的話,怎麼著也有幾十個了吧?
因此理論上謀取王爵,於現在任何陣營都不存在法理上的障礙。
只要有價值就行。
但老五說的也對,光靠一座武昌城投獻封王有點不保險,要是再有幾千真滿大兵加持,這事百分百妥了。
孫延齡能封王,還不是因為人家幹掉了廣西巡撫金光祖和都統王永年,幹掉了一批忠於清廷的兵馬,又出兵準備攻打馬雄麼。
能打,也是封王的基本條件。
老張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武功。
於是,老張果斷將此事交由副將汪震負責。
怎麼解決,沒給出思路。
讓汪震自個想辦法。
汪震也難啊,想要一次解決十幾個牛錄連同包衣在內的幾千八旗兵,無論是設伏還是擒賊先擒王都不穩妥。
也就是正面解決八旗兵,汪震覺得毫無勝算。
畢竟,這幾千八旗兵都是有馬的披甲人,過去明軍那邊想要一次解決這麼多八旗兵,通常得出動至少五六萬人才行。
而且不保證能全殲。
荊州王將軍能一次幹掉兩萬多八旗,除了明軍人數多於荊州八旗外,主要靠的是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