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大勝,大勝啊!”
公安門樓上觀戰的金道臺這會跟年三十放炮仗的小孩似的蹦蹦跳跳,要不是城牆太高,這位前大清道臺怕是能歡喜的跳下去。
由不得金道臺不高興,清軍第一道防線已經完全崩潰,第二道防線也在明軍的攻擊下搖搖欲墜,此時局面除非傑書能瞬間偷天換日將黑夜化為白日,並且率領最後的幾千八旗軍嚮明軍發起死亡攻擊,否則必敗無疑。
顯然,這兩個條件傑書辦不到。
冬天的夜本就極長,此時距離天亮至少還得一個時辰。
而就在剛剛,金道臺從總統大將軍口中得知一個意外且驚人的訊息,那就是第三道防線的那兩千滿洲八旗兵曾經都被明軍俘虜過,指揮這兩千滿八旗兵的滿洲副都統圖爾格及部分軍官與總統大將軍之間更是有著深厚私人交情。
這個交情不足以讓這些滿洲高階將領背叛他們的母國滿洲,但可以讓他們在關鍵時候選擇退一步。
可以說是儲存實力,也可以說是還五爺一個人情。
按過去明清交戰的規矩,滿洲俘虜是根本不可能活的。
無它,滿洲的腦袋太值錢!
也是軍功最好的證明。
然而王五卻打破過去以滿洲首級定功論賞的慣例釋放了滿洲俘虜。
雖然中間有贖買,有金錢交易,但對於被贖買的那幫滿洲子弟而言,這就是救命之恩!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傑書無法組織受了王五救命之恩的滿洲八旗兵發起反擊。
弄不好這會一眾滿洲高階將領已經在勸這位大將軍王趕緊撤了。
畢竟,清軍無論是八旗還是綠營,現在計程車氣都等於零。
而且第一、第二兩道防線都崩了。
勝負已然沒有任何懸念,接下來就要看明軍能夠取得多大戰果。
金道臺都開始胡思亂想了。
往最好的方面想,此戰過後荊州進可攻、退可守,不再是之前困守一隅的死局,而是遊刃有餘的活局。
軍隊方面,若大將軍願意的話,連同荊州青壯及清軍俘虜,一下就能擴編七八萬軍隊出來。
不管倉促擴編的兵馬能不能打,光這個規模的軍隊數量就能獨自撐起一個朝廷來!
“西山賊”再要合流的話,那實力便更上一層樓,到時同“賊帥”們商量一下扶個傀儡天子出來,大義便有了。
有地盤,有軍隊,有大義,總統大將軍還真就有了逐鹿天下的本錢。
而他金冠三無疑也有成為從龍功臣的機會。
快致仕(退休)的年齡遇上這麼樁機會,跟老來得子差不多了。
由不得金道臺不冒險一搏。
誰個不想留芳百世,誰又不想恩蔭子孫後代呢。
往最壞的方面想,如果燕京方面不想大清變成明末群雄逐鹿的下場,八旗子弟狼狽出關,只能再次搞招撫。
因為,傑書這一敗湖北就徹底爛了。
招撫的話,不給個王爺待遇,誰答應你?
給了王爺待遇就是世鎮湖廣,經營個幾年兵強馬壯的,誰還願意向你燕京服首稱臣!
時間,就是決定勝負的終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