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女婿”,吳三桂的確有些猶豫不決。
如果“女婿”是個普通人,哪怕是個窮困潦倒、不學無術之人,他都會毫不猶豫承認對方“女婿”身份,絕不會嫌貧愛富食言自肥,因為他這輩子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尤其對方的父親不僅是他的換帖兄弟,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然而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女婿”並非普通人,而是個實實在在的反賊,且正在荊州造大清朝的反,這就讓吳三桂難以下定決心。
要是承認這個“女婿”,無疑是把他最疼愛的小女兒送入“虎口”。
以一城之地抗衡擁有天下的大清,用屁股想也知道荊州最後的結局必定是完蛋。
哪怕這個“女婿”是明軍少有的悍將,曾在西山奇蹟般的重創穆裡瑪指揮的滿洲八旗兵。
此役戰果之大,比之當年李定國兩蹶名王殲滅的八旗兵還要多。
堪稱清軍入關以來滿洲子弟損失最多的一役。
連同荊州滿城被屠的兩萬旗人,一點不誇張說他吳三桂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女婿”可以說是自萬曆末年遼事以來,滿洲人的“剋星”、“殺星”了。
然而敵我實力懸殊實在太大,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任你剋星還是殺星又能如何,怎麼看荊州都是必死之局。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個願意把親骨肉送到那必死之地去呢。
又有哪個父母願意女兒年紀輕輕就守活寡呢。
況一旦燕京知道荊州的叛將是他吳三桂的女婿,那雲南和燕京本來就緊張的局面必定是雪上加霜。
真就是不反也得反了。
但真要不承認這個“女婿”,不說知情人如何看他,吳三桂自個的心就沒法安寧。
更不知道將來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對早已死去的義兄。
要知道這些年來他一直派人尋找義兄下落,每當酒醉之時都會撫胸大哭,追憶故人。
現在義兄後人主動找到他,他卻視而不見,這怎麼都說不過去的。
因此,心中一直糾結。
說實在的,這個“女婿”挺合他老人家意,年輕又能打,相貌嘛據吳國貴和馬寶說也是少年老成,英氣逼人,符合他擇婿標準。
不失是個英雄。
被他下放到曲靖任知府的劉玄初也曾對他說過這明軍小將,是個可造堪用之材,若能拉攏將來必定為王爺北伐先驅,助王爺再造神州的功臣。
評價頗高。
只吳三桂真就無意起兵,至少現在沒有這個意願。
不管怎麼說,燕京那邊雖不斷削弱他的權力,裁撤他的兵馬,小動作不斷,然始終不曾動搖他平西藩的根基,這讓一心求穩的吳三桂很難下定決心和清廷翻臉。
畢竟造反牽扯的不是他吳三桂一人,而是以他吳三桂為首的一個集團,十幾萬人的性命!
況且,滿洲八旗雖然不堪,但燕京還有個鰲拜。
對此人,吳三桂是有些忌憚的。
世人都說鰲拜跋扈,卻不知鰲拜之所以跋扈,是因為人家有跋扈的本錢。
清廷,沒了鰲拜,不行。
有鰲拜坐鎮燕京,吳三桂對於和燕京的對決就有點膽怯。
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和鰲拜對決的。
大女婿和二女婿的爭吵他聽在耳中,對兩個女婿為何一個反對,一個支援,心中也是洞若觀火。
吳國貴和馬寶雖沒有表明態度,但吳三桂知道二將巴不得他馬上宣佈承認王永康是自己的女婿,然後立即起兵北上馳援女婿,就此掀起北伐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