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抗清 > 第62章 坐待真人起

第62章 坐待真人起 (第1/2頁)

崑山華藏寺,與顧炎武併為江南大豪的“普明頭陀”歸莊正在撰寫祭文。

自六年前從外地潛回崑山後,歸莊便隱居於華藏寺,卻不食寺中供給,只靠賣書畫維持生活。

雖出家為僧,然不念佛經,不拜菩薩,每日縱酒狂歌,長篇短詠,揮灑淋漓。

倒似個酒肉和尚。

只這是“頭陀”表面,私底下歸莊利用頭陀身份常秘密往來湖山,與各地復明忠義者暗中聯絡,並於康熙元年、二年兩次潛往舟山聯絡張煌言。

目的是希望張煌言能夠勸說鄭氏擁立魯監國為帝以續明祚,不使明之正統斷絕。

如當初王五勸說韓王稱帝般,就是給世人一個希望,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

明室未絕,皇帝猶在,是這個時代心存忠義之士唯一希望。

然鄭經不僅不納各地復明之士共議,反而停絕魯藩宗俸,並遷軍中朱明宗室於別地居住,使明室諸王再也無法影響鄭軍諸將,事實上宣佈與明室再無瓜葛,使明之法統由此正式斷絕。

否則,縱是明室只有臺灣一地,有明室正統皇帝延續,即便是鄭家傀儡,將來歷史走向何處也未可知。

夔東那邊有韓王、東安王可擁立為帝,但忠貞營地盤實在過小,且於清軍重圍之中,縱是擁立皇帝影響也有限。

唯鄭氏於海上擁立方能維繫。

鄭經的冷漠不僅令張煌言喪失信心,也令各地復明之士心寒。

眼見滿清王朝已經佔據整個中國,復國希望越來渺茫,一些不甘心的復明人士遂轉而將希望投在西南方向的吳三桂身上。

順治死後清廷不讓吳三桂入京拜謁只許其在京師城外設棚,這兩年清廷又陸續從吳三桂手中收回若干權力,甚至於燕京城中人人都在議論朝廷何時削藩、吳三桂何時造反,這些都讓復明之士從中看到了希望。

若能挑撥清廷與實力最大的漢人藩王吳三桂之間的矛盾,未必不能逼反吳三桂。

吳三桂若反,西南立即脫離清廷控制,連帶著也會迫使清廷放棄對夔東地區的包圍,於沿海減少對海上抗清義師的封鎖,無疑對復明事業能起極大幫助。

查如龍以血書進獻吳三桂,便是受此思想影響。

此事歸莊也有聽聞,但不認為吳三桂會是大明光復的希望。

因為此人蛇鼠兩端,根本不可信。

就事論事,當年清軍方入關僅據京畿之地時,弘光朝閣部史可法書信予吳三桂引兵來歸,時吳三桂若真有歸明之心早當來歸,清廷想攔都攔不住。

而今日天下皆為清廷所有,吳三桂地盤僅雲貴兩省,人口不到百萬,披甲亦只數萬,縱是兵強馬壯,怕也沒有膽量造反。

能為之時不為,不能為之時反為。

歸莊不信。

故對聯絡吳三桂一事持否定態度,心下對復明事業也近乎絕望。

大陸雖仍有西山忠貞營堅持,可誰都知道那點人撐不了多久。

據說忠貞明軍只餘數千人,前番武昌收復更是以訛傳訛。

真若天絕明室,歸莊也只能做一野服終身之人,全了對明室一腔忠心。

桌上所寫祭文是為悼念“逃社”好友潘檉章、吳炎二人的。

“逃社”即驚隱詩社,乃暫時逃避潛謀再舉之意。

“逃社”最初創始人為抗清義軍領袖吳振遠、吳宗潛和葉恆奏三人。

後三公殉國,由歸莊好友顧炎武繼續主持,入社成員先後近五十人。

不過“逃社”在去年徹底停止活動,原因是骨幹成員潘檉章、吳炎二人因“明史案”被清廷於杭州弼教坊凌遲處死,相關遺稿被焚。

最新小說: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