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清廷沒法派人來查他的花名冊,否則超編一事肯定會惹來麻煩。
餘下人員如何安置,武昌的老張給出了個主意。
一部分到地方機構渡口巡司、市巡司、油巡司、鹽巡司、鐵巡司任職,這些機構同明朝的巡檢司差不多,屬於地方武力機構。
也可以說是稅務部門。
緝查走私以及收取過往商販稅金。
大致能消化2500人左右。
另一部分則派往江陵、公安、石首、監利、松滋、枝江六縣,或充任衙役、或充任捕手、地方快手。
也就是地方上的巡警角色。
大概也能消化2000人左右。
不過編制上是能消化,但將人撒出去就沒法進行有組織的訓練,也沒法進行系統性的軍事學習,真有戰事的時候,這些撒出去的最多就是個地方二三線部隊性質,難以充當主力使用。
甚至有可能在地方呆久了,完全雜魚化,根上爛到底。
畢竟,這些機構都是有油水的,和地方也會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瓜葛。
王五是希望能在荊州編練一個集團軍,一支能和清軍打,也能和吳軍打的軍隊!
所以,老張的建議不符合王五利益。
只有些事情他心急也沒用,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安置的問題。
因為安置問題涉及到對地方的實質控制。
只有完全控制了荊州府轄各縣的人力、物力、財力,他才能有資源編練新軍。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老張的意思你得先有雞。
荊州地盤和幾十萬人口就是雞。
不把這隻雞拿住,哪來蛋供你食用。
王五想想也對,他要擴軍練軍,兵源只能從荊州本地來,既然如此,肯定先要將荊州牢牢捏在手中才行。
同“旗下奴”計劃一樣。
一個是行政上的徹底控制,一個是利益上的控制。
雙管齊下,哪怕這年把時間內打造不出強軍來,有這個完全基本盤在,還怕沒兵可用麼。
就眼下狀況,能有五千敢戰之兵在,湖廣就沒人敢動他王耀武。
何況,還有個嚇死人的老瑪法在。
第二,不遺餘力推動復明士紳將復明希望壓在吳三桂那裡,甚至讓這些從前對吳三桂恨之入骨計程車紳為吳三桂洗白,從而讓清廷對吳三桂的猜忌達到鼎峰,倒逼吳三桂提前起事;
第三,就是不擇一切手段透過“老瑪法”鰲拜加快削藩節奏。
鰲拜不是老說吳三桂一富家翁,有他在不敢反麼。
那孫女婿就得向老瑪法證明他的觀點是錯誤的。
如果老瑪法仍然不願提前削藩,王五就只得放棄老瑪法,轉而向小麻子丟擲橄欖枝。
必要時,甚至可以告訴小麻子對付鰲拜不需要千軍萬馬,只要十幾個不怕死的少年就行。
當然,這是最後一步。
內心深處,王五還是希望能給老瑪法加件衣服的。
第四,則是保住茅麓山抗清軍民,粉碎康親王傑書有可能組織的圍剿。
第五,當然就是把荊州八旗看守所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