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後世說法,穆裡瑪這是搞封建迷信,典型的文化糟粕,必須拋棄的陋俗。
擱這個時代,穆裡瑪的行為卻是神聖不可侵犯,並且具有普遍社會公理性。
就是具有法律和道德的雙重約束,甚至比官府律條還有效。
而在忠義無雙的關二爺面前盟誓,那更是將盟約誓言的約束效力發揮到極致。
至少在穆裡瑪看來是這樣。
因為於瓜爾佳一族而言,關二爺等同玉皇大帝和耶和華的結合體。
人間最高神。
皇帝都沒關二爺好使。
就這麼個痴迷推崇。
“瓜爾佳”滿語意思是圍繞菜園子的水溝,也有搗亂的意思,後來集體改了漢姓“關”。
為什麼改姓關而不是改姓趙錢孫李?
就是因為這個家族自鰲拜開始對關二爺特別的崇信,以致後人甘願做關二爺的後人。
那穆裡瑪怎麼知道荊州有座關帝廟?
因為他哥鰲拜跟阿濟格來過。
廟內這純銅製成的關公像就是鰲拜下令保護才得以留存下來。
作為關二爺在大清的頭號粉絲,鰲拜近年來不斷推動關二爺取代岳飛成為武聖,這一工程目前進展順利,不出意外的話用不了幾年,世人心目中的武聖就將從岳飛變成關羽。
當然,武聖換人這一工程除了鰲拜個人對關羽推崇外,也有政治因素在內。
畢竟,岳飛是抗金的。
大清自稱金國女真之後。
如此弄個抗金的武聖在武廟坐著,顯然不符合大清利益。
孔子畫像可以留辮子,你不能讓岳飛也留辮子吧。
換成忠義的關二爺,就很合理了。
穆裡瑪逼王五在關二爺面前發誓表明心跡,就是用當下普遍三觀來約束王五。
在他看來,沒有人敢在關二爺面前說謊。
若是違了諾言,會遭天譴的。
問題是,這當真有用?
鰲拜當年跟蘇克薩哈還在順治靈前盟誓要同心同德輔佐小皇帝呢,結果蘇克薩哈人呢?
吳三桂和多爾袞當年也歃血盟誓過,結果最後吳三桂還不是自稱大周皇帝?
所以,盟約誓言這東西對王五真不具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