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以來,選兵標準不盡相同。
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所選武卒必須全身披甲能操作十二石的弩,身背箭五十和一柄戈,頭戴鐵盔,腰佩短劍,帶三天糧食,半天能行一百里。
很顯然,這樣對於一個人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但是春秋戰國百姓的身體素質較高,戰亂也是頻繁,想想也是情理之中。
到了秦漢,這個標準則是進行了小範圍的改動。
銅武器到鐵武器的轉變是變遷中的最重要環節,這樣使得武器減輕,士兵負擔減小。除此之外,軍中步卒逐漸辦成了發矢為主,能以足踏強弩而張開,善使各色武器者,方可為卒。
但是到了這個年代,這些全部變成了奢望。
黃巾肆虐,董卓作亂,各路諸侯並相而起,百姓名不聊生,十室九空,能有戰鬥力者少之又少。
所以哪裡會奢求人去身負重甲,半日行百里?識兵械者也在減少,弓弩兵比重下架,最依靠的還是長槍與刀斧之類的前排衝鋒型士兵。
在東漢末年,諸侯選精兵,以殘留老兵為主,有時候也會間雜一些慕名投降來的草寇。總之一句話,在這個年代更看中的是沙場經驗。
這些都是高雲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慢慢琢磨出來的,聽到郭嘉說周泰管亥已經在選兵重組陷陣營,高雲就忍不住與郭嘉一起來到軍營之中。
陷陣營的規模不會擴大,八百到一千也是正好。陷陣營向來都是幹最不怕死的活,從廬江百姓中選舉基本是不可能的,最主要的兵源還是來自蛟龍谷一役高雲帶回來的三千士卒和周泰蔣欽水寨中一千賊匪。
天氣依舊是那麼的寒冷,蕭索的萬物沒有一絲重燃生機的跡象,校場上的千餘士兵雖然裹著棉衣,但是寒風撲面依舊讓他們打起擺子。
“見過將軍。”
見到高雲之後,管亥三人帶頭,校場上千餘人盡數抱拳。
“繼續吧。”
雪似乎更加的大了,但是千餘人卻是任憑雪花落在他們的肩上頭上,甚至有的化成水跡劃過臉頰,他們依舊是紋絲不動的立於校場之中。
典韋對高雲看了看,高雲也是用眼神回應。其實這些都是高雲的意思,練習站姿也是與典韋商量過的,典韋既然是統率的行家,也覺得此事可行。
“要做強兵,先要堅韌心智,若是連站姿都站不好,這群人還怎麼打仗?”
周泰管亥也是同意了下來,說到底他們兩才是陷陣營的主官,典韋也只是高雲派來輔助訓練的。
高雲目光掃在校場之中的一人身上,此人他認識,便是周翰,作為殘留下來的上一代陷陣,此人已經跟隨高雲很久。
要知道在高順手下,是不可能練習站姿的,也沒有聯絡站姿的時間,即便是這個已經出生入死的老陷陣,此時經過長時間的站立,表情也有些惴惴不安。
“吩咐下去,叫子秀去吉先生那裡取些姜參,準備幾鍋薑湯吧。對了,另外讓吉先生派幾個徒弟過來,準備好藥材,一旦有人暈倒,就準備用藥。”
高雲對著身邊的侍衛說了一聲,抬頭望望天空,已經暗的有些徹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