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把家裡的電話號碼給了蘇長青:“記得拜年。”
蘇長青家裡還沒電話,逗她:“那你可得記著等我拜年。”
回到老家的舊房子裡,穿越時空的感覺是最強烈的。
這半年發生的都是一代目沒有經歷過的,環境相對陌生,而這個家無比熟悉,他在這裡長大成人。
這裡還存放著他從小到大的作文字,可以調閱思想成長軌跡。
老書桌上有他刻的座右銘:“yesterday you&norrow!”
不要再說明天,日復一日,這其實是耐克很老的一句廣告詞。
當年媽媽對他在桌子上亂刻很生氣,他卻辯解:“座右銘不刻下來還算什麼銘。”
現在蘇長青喜歡在寒冷的早晨窩在棉被裡,聽父母在客廳裡說話、走來走去。
那聲音彷彿是穿越幾十年光陰傳過來的。
母親烙雪菜餅,做片兒川,看上去說不出地年輕漂亮。
三十年後她七十多了,已經多年不做雪菜餅,因為那時所住的城市沒有了雪菜。
時光如果能凝固在某一段反反覆覆,如同一首好歌迴圈播放,或許是件美好的事。
以前回家每天都往外跑,泡在同學朋友家裡不著家,現在蘇長青失去了這種興趣。
見每個同學都如看一本老書,知道過去未來的情節,然而並不是所有內容都值得期待,如果不想當個預言家,還是在家陪父母得了。
幫媽媽揉麵,幫爸爸理髮。
大年初一蘇長青跑了好幾個地方才找到電話,很後悔沒早早堅持家裡裝部電話,以父母的節儉,他如果不親自安排恐怕得等座機降到百來元他們才會撿便宜。
先給杜爸杜媽拜了年,長幼得有序,然後再給胡笳拜年,特別強調:“我第一個就打給你了。”
胡笳是個注重儀式感的人,說這種話應該不算撩人家。
打給劉倍時她很興奮:“您那劇本太有意思了,我看得一會哭一會笑,拿給商會的朋友看也非常滿意,這事定了,年後咱們籌備開拍吧。”
蘇長青並不太意外,劇本是為小成本設計的,還是比較滿意的,寫出了時裝從業者的堅持與心酸,如果商會那幫人無法引起共鳴,說明大家理念目標完全不同,那就沒必要合作了。
“好,待到春暖花開,鋪一條前程似錦。”
“蘇導的拜年話說得漂亮。”
。
。
繼續打廣告,革命尚未成功,本書還在推薦中,收藏數量以及推薦票多寡將決定下週是否繼續推薦,請大家幫幫忙,收藏推薦票助力,有能力的就打賞一二,也能提升本書熱度排名,真不是為了錢,之後我會將免費期延長答謝諸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