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凡,可不止會彈奏前世的十大名曲。天人合一的琴藝,讓他彈奏任何曲子,都是信手拈來。
彈奏蒹葭的時候,先清彈一遍,讓安靈羲記住曲調。
然後彈奏第二遍,邊彈奏邊吟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安靈羲只聽了一遍,就完全記住了曲調,把洞簫口放在櫻唇下,仔細吹奏起來。清越的琴聲,和深沉的洞簫聲,便合奏在一起。
秦逸凡的古琴聲安靜悠遠,聞之不由讓人想起遠古之思。泛象天音,給人一種清冷入仙的感覺。
安靈羲的洞簫聲,憂鬱孤寂,蒼涼空曠,穿透天際,超脫了凡俗。
兩種聲音珠聯璧合,宛若天籟。又如同陰陽交泰,竟然隱隱匯合成了一種她從未遇過的道。
自從更了秦仙人之後,我的簫藝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大有長進。安靈羲心中想道,以前我的簫聲中嗚咽太多,就像是怨婦在哭泣,而現在,已經完全拋卻了那種俗氣,達到了不悲不喜。
本身不摻雜任何情緒,所有的情緒,都由聞者去感應,這才是樂曲的最高境界。
低頭看去,只見在秦逸凡的琴絃之上,竟然出現了一灣溪水的幻影,溪流蜿蜒,兩岸長滿了蘆葦。一位絕色美人,時而出現在溪水中央,時而出現在溪流的岸邊,時而出現在溪流中的陸地上。
在白霧茫茫下,美人宛如水中之仙。
如果我能完全領悟這首曲子中的道義,很可能就會直接得道成為水中仙,那位仙子可是仙力高深的存在。
很快,秦逸凡停止了彈奏。仙子,溪水的虛影,消失不見。
而安靈羲還在那裡閉目凝思,領悟:剛才我的簫聲和他的琴聲,形成了一種道義。好像是一陰一陽,他的琴聲是陽,我的簫聲是陰,本來是兩種完全相反的道,在剛才卻那麼和平的共存。
而且還在相互吸引,彷彿是水火交融,陰陽際會,生生不息……漸漸的,安靈羲有了一絲對剛才那種道的明悟。
突然,她臉上一紅,身體竟然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我竟然,生出了這麼一種羞人的念頭!?好可怕,我修煉寒梅訣十幾年了,早已經能做到心如止水,從不會輕易動情……可是現在,這念頭竟然那麼的強烈,如此的渴望得到平撫。
如朝陽下的鮮花張開花蕊,渴望那飛舞蜂蝶的觸碰。如芳草羞的低下了頭,渴望清晨那一滴晶瑩的露珠。
春興將闌,芳情慾倦,美人自逞風光。山萬丈,水流長,四季雨雪演淒涼。閒院草堂,春繡錦萬丈,鴛鴦相伴歸夢鄉。
“小梅,伺候我沐浴。”這時候,只聽秦逸凡在一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