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倒沒有打算藏私,包括早上的基礎文化課,也帶龐山民去觀看,甚至龐山民提出每日旁聽,楊錫也樂意至極。
就這樣一連有十日,龐山民沒有提出要走的意思,包括他帶來的五十多名隨從,也是每日吃喝玩樂,消費了不知道多少錢。
楊錫明白了,這定然是龐德公的意思,這真來學習來了,看來龐德公對自己的背景和學術,還挺有興趣。想到這裡,楊錫決定,到襄陽一行,拜訪一下這位隱士。
但這拜訪,卻不能隨龐山民回去,而是要等龐山民走後,自己組織商隊,親自帶隊出行。雖然賊不走空形容在這裡不對,但畢竟出一次遠門,總得順便拓展一下業務不是。
龐山民在此呆了十五日,才準備返程,自始至終,他都沒能進入楊錫的廠房之中。這他理解,商業機密,各個家族的秘密,都要保守的,這是立命之本。
五十多人,八條船,開始返程,其他什麼都沒帶,船上裝的全是酒,四十二度和六十度的都有,楊錫不知道,這是龐德公親自點的。
不過楊錫也不知道,這幾船酒,龐山民卻一點都不心痛的,到這裡採購,才二兩銀子一罈,若是在襄陽買,得十兩,還沒得賣。
說不定他這趟生意,吃吃喝喝,還賺了。
此時楊錫才仔細去觀察龐山民的船,用的竟然也是小船。龐家在襄陽,沔水旁,不可能沒有大船出行。就憑此點,楊錫判斷,此次來鄂縣,絕對不是龐家的家族行為,而是龐德公的個人行為,一般動用大船,肯定得家族大用才行。
“辰河港影響力還是不夠啊,要想入眼,還得加速發展才行,在小家族眼中,我們已經不錯了,但是大家族要是想碾死我們,還是很簡單。”
“也該開始建造大船了!”
“辰河港要造大船,就不是那種用櫓槁的大船,必須要跨過兩個層次,跨越帆船,跨越輪槳、明輪,直接使用螺旋槳。”
帆船不用說,利用風力,明輪則是將巨大的像水排一樣的輪子,裝在船的兩側,人力踩動明輪,控制船的航速,還需要人指揮兩邊的勞力來改變方向。螺旋槳不同,裝在船尾底部,直接透過傳導軸,傳導人力變成機械能轉動,推動船前進,而且,就連船的方向,也是由傳導裝置來改變螺旋槳角度實現。
這是一千五百年後的東西,現在實現,卻並沒有太大難度。只要有足夠的鋼鐵就可以慢慢打造,但楊錫等得起,半年時間足夠。
楊錫在科技樹中輸入螺旋槳,果然出現許多設計圖紙,其中就有榫卯結構的螺旋槳大船。
不需要用鋼鐵巨釘,不用鋼鐵龍骨,就用巨木製造。
半年時間,除了打造出螺旋槳的輪船,還要建立起能夠保護這種水上霸主的軍事力量。
楊錫深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這種水上利器,太平盛世還好,若是到了戰爭年代,就是別人搶奪的物件。
第一批船不需要做的太大,楊錫計劃做三艘,按照設計圖紙的說明,六十米長的大船,就夠用了。三國後期,吳國的大船叫樓船,那個體積已經很恐怖,光高度就二十多米,五層樓船,但這種船,現在還沒出現。等到了那時候,楊錫估計自己都已經不知道發展成什麼樣了。
螺旋槳輪船,不是不能做更大,問題是現在做那麼大的船有什麼用,裝叉也不用這麼裝。人力物力也跟不上。
想到這裡,楊錫叫來了二師傅、魯師傅和楊孝三人,就自己的造船想法,提出了討論。最後,決定由二師傅領軍,調二百人開始造船。
現在整個辰河港和辰河工廠,加起來已然有一千一百人,玻璃工業目前需求量不大,恰好可以抽調出人手,成立造船廠。
造船廠的主管,自然就是二師傅了,楊錫將整個造船的設計圖紙,講解完畢,足足花了六個小時,二師傅還是一知半解。
但這都無所謂,楊錫告訴他,他不用理解為什麼這樣做,只需按照要求做出東西來,就當時做一張桌子一樣。至於鋼製部分,楊錫也將各種規格的零件,全部講解給牛憨。
兩年來,牛憨雖然名字叫牛憨,人卻不憨,學習進步也是神速,畢竟古代人,缺的不是智商,是環境,是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