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出征,集團軍達二十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若是放在中原,足以讓任何諸侯膽寒。
除了辰河商會,沒有人能養得起這麼龐大的軍隊開支,除非屯田。
隨著辰河區軍隊的發展,楊錫決定開始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軍隊制度改革。
常備軍除了軍官職務,還有軍銜榮譽,此刻辰河商會的軍隊,卻沒有軍銜的說法,是以,楊錫於今年下達軍令,整理軍隊秩序。
所有軍人根據其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授予銜稱。軍銜又分軍官軍銜與士兵軍銜。
屯田兵分為下等兵、中等兵、上等兵三種,一年一升級。一旦屯田兵經過戰事,或者經過三年以上,則升級為士兵。
士兵分為上士、中士、下士,對應常備軍中的班一級軍士。
士兵以上稱為軍官,第一級軍官為尉官,從低到高為少尉、中尉、上尉,對應排級和營級。
校官是中級軍官軍銜,少校,中校,上校,對應團級軍官。
在往上則是將官,又稱為將軍,為高階軍官軍銜,分為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對應司及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等職務。
再以上為元帥,為最高軍事頭銜。
所有軍銜都有胸章,掛於左胸。
辰河商會軍人頭銜分為十七個等級,登記伴隨終身,代表軍人級別、軍人的榮譽和待遇水平。
軍銜終身隨人,但不得轉授,不能傳承,退休以後,軍人按照軍銜享受待遇。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指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戰爭中,由於法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銜制度,軍人的銜級開始成為一種權利,大大優於家庭出身,受人重視的是勞績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使得法軍所向披靡,路易十四在邊境出現,邊境城市便紛紛落入法國手中。
軍銜制度於本年度三月份登報,同時,經過戰功考核,所有獲得將軍級別的名字,都在報紙中刊登。
龐統雖然號稱元帥,但其軍銜,仍然為上將級別。
本期報紙出來,天下譁然。
楊錫憑什麼授予軍銜!這相當於爵位了,除了朝廷,他楊錫有什麼權力授予個人爵位!
就連曹操,都沒有這個權力,他得奏請身後的哥兒。
這相當於自立一國了。
於是口誅筆伐,又紛至沓來,就連劉備都忍不住在漢中大為吐槽。
不過辰河商會卻似乎對這些不怎麼感冒,大家談論的不是這個,而是那名單上面之人的來歷。
上將有誰?龐統、太史慈、黃忠等各戰區最高軍事長官,被楊錫授予上將軍銜,大將暫時沒有,元帥也沒有,要是說有,那就是楊錫自己。
於是幾十位將軍的跟腳,一時間成為辰河商會所有討論的焦點。
許都,曹操見報大怒,聚眾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