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搖搖頭,端起酒樽,諸侯見袁紹端酒,也自端起桌上酒杯,袁紹示意一起飲盡。
楊錫卻沒有動手。
袁紹帶著責問的意思道:“辰河為何不飲?”
楊錫卻道:“錫這杯酒,卻要等到太史慈斬了華雄頭顱再飲。”
袁紹搖頭不語,暗道也太自大了。
剛想將酒一飲而下,呼聽帳外馬步聲響起,抬頭一看,正是剛剛出去不久的小將太史慈。
太史慈手中提了一個頭顱,其額頭插了一支羽箭,往地上一丟道:“幸不辱命!”遂回到楊錫身後。
袁紹定睛看時,這不是那華雄又是誰。
於是帳內譁然,太史慈順利搶了關羽的風頭。關羽渾然未覺,目光看向太史慈,微微頷首示意。
袁紹定了定神,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擺在眼前,遂命帳內喝酒擺肉,一片歡騰。
楊錫卻暗暗思忖,眼下大戰在即,這些諸侯,竟然斬了一個將就喝酒吃肉,不趁機拿下汜水關,等董卓殺了你袁紹在那邊的一家親戚之後,後悔已經晚了。
但這話卻不能說的,人家是盟主,自己在諸侯中,排最末尾,還是個代理。
果然,董卓把袁紹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師的袁氏宗族全部給殺了。
於是兩家仇恨更深,但正因為如此,投靠袁紹的人卻更多。
且說劉表單槍匹馬到了荊州,襄陽是不敢進的,此時被江夏人陳虎、陳生兩人霸佔,這兩人領了一眾同鄉和家族,初時只有上百人,後來發展到幾千,將襄陽給霸佔了。
南方長沙郡也過不去,孫堅遲遲不回,蹦出來個蘇代,是長沙郡大豪強,趁機將長沙郡佔領了,自命為長沙太守。
於是劉表到宜城後,請來了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與這幾個人商談如何解決自己上任的問題。
於是這幾個人出了鴻門宴的主意,讓劉表請一些宗賊首領赴宴,然後再圍殺之。
劉表自是照做。
年冬,雪尚未至,董卓呂布領兵二十萬,駐汜水關,以破盟軍。
盟軍盟主袁紹即令升帳,把住各路關隘。
再令河內太守王匡,關下叫陣,呂布領鐵騎三千,兩陣對圓。
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王匡令河內名將方悅戰呂布,方悅縱馬搶出,直取呂布,呂布方天畫戟只一掄,就將方悅斬於馬下。
呂布斬了方悅,並不停留,縱馬飛馳,領三千人,殺向聯軍,竟然如入無人之境。
盟軍人仰馬翻,楊錫卻縱馬到處觀看,像看電影一般。
為何?楊錫軍少地位低,只能將隊伍排到最後,這種有可能搶到頭功的事情,十九路諸侯,誰會讓與一個諸侯代理。
還是一個小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