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央也跟著笑了起來。
“孟子,你是覺得我沒讀過書麼?”
“誰不知道‘五十步笑百步’,是你孟子的經典語錄啊。”
孟可眼神微動,道:“那丞相所,先打齊國、還是先打魯國,不也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嗎?”
商央突然一愣。
他記得,孟子所的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戰場上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但是孟可如今突然改成這麼類比,讓商央有點猝不及防。
先打齊國,還是先打魯國,就跟五十步和一百步一樣,沒有區別?
商央的表情頓時精彩起來。
是啊,不管是齊國、還是魯國,遲早都在王上的佈局之下。
那先打哪個國家,還有什麼區別呢?
“孟子寥寥數語,解我心中之困啊。”商央撫須大笑。“但是不知孟子,怎麼會來幫我們分析戰局?”
“我記得,你可是最主張仁政的,這般大肆侵略,不像是你孟子能出來的話吧。”
孟可哈哈一笑。
“所謂仁政,也得居高位者有一顆寬仁之心啊!”
“如今齊王貪婪,為了打仗對底層反覆收稅,弄得民間困苦;而魯國公又勢利,凡事兒必須得利而校”
“若是主政如他們者,你相信會有仁政嗎?”
孟可侃侃而談。
“而海君與他們都完全不同。海君寬以待人,解救奴隸如百里西者,佈施獎勵如肅民城者,都是一代仁君的風範。”
“所以,我鼓勵你們打下來齊國和魯國,為的就是能夠幫助更多的底層人民!”
“而海國肅民城和齊國賢州城交界處,洪徵村的歸附,就是最好的例證!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治國的大道理啊。”
商央聽得連連點頭。
“我如今倒是真的明白,王上輕徭薄賦的深意了。只要我們能透過一系列政策,給底層百姓以實惠,將來人心歸附,海國自然人口越來越多,賢才也就輩出了。”
“但是輕徭薄賦有深意,那禁止分戶令,又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商央陷入了沉思。
王上,如果分戶令推行,必然就會血脈關係稀薄,親人就不親了。
可是,這親情,於國家大計,又有什麼直接的作用呢?
正在這時,突然門口走廊處,傳進來重重的走路聲。
只見領路的人步快跑,低著頭,一語不發。姜申在後面邁大步跟著,模樣中似乎很是有所不滿。
“這位是孟子,這位是海國大將軍姜申。”商央搶在前面,給兩人互報了身份。
姜申和孟可行了一禮,但看起來仍然氣呼呼的,“啪”一下,就坐在凳子上。
“怎麼了,大將軍你又在生什麼氣?”商央有些奇怪。
平時也沒見姜申發這麼大火過啊。
這是遇到啥不順心的事兒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