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直接融合接管的時候,就已經是嘗試過了,但也就是現有神廟格局的基礎上變化的。
現在把方尖碑的問題搞定了,那就準備要離開了。
這如果帶著在中島大陸之類,倒也罷了。在地球上運用的時候,還是有點尷尬啊!
畢竟這神廟的風格,就算不能一眼認出是哪個文明的,但卻能明顯認出不是屬於華夏文明的。
別人往好的想,或許會覺得你很牛,這是把別人古文明的神廟給搞過來了。
往不好的想,就會覺得你這是不是媚外啊?要不然明明是你變出來的建築,怎麼會是其他古文明的樣子?
再說了,這東西收服過來,就不是為了戰鬥用的,除了野外安逸的實用之外,也就是為了人多的時候裝個逼用。
不能完全隨心隨意的變化,還能愉快的裝逼嗎?
所以,這個問題,既不是那麼的重要,但其實又有一點重要。
感受了一下神廟本來的記憶,還真的只能在神廟架構裡面變化!
不過在沈浪看來,它的記憶它的意志都不重要!
因為這貨是四千多年前的老傢伙,當時在這古文明大陸上,能有多少建築風格?
再說了,它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這裡,見也沒有見過其他的建築啊,見識就制約了它的想象力。
想象力都沒有,哪裡會有創造力?
神廟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變化成其他的樣子啊!能夠操控整個神廟,對它就已經是難以想象的驚喜了。
沈浪則不一樣,他見過的建築,說是世界第一,也不為過!
因為除了親眼到過多個世界之外,聖甲裡面有地球上的各種資料,還有流域城邦的各種資料,能把各種他沒有親眼見過的建築,都呈現出來!
當然,不是所有都需要,只不過在想象力方面,是神廟再呆上四千年也無法比的。
有了這個想法,才會去做。
沈浪現在也不需要變化多麼高難度的建築傑作,就讓它變化成一個普通的房子。
他的意志是能直接的履行下去的,隨即也能發現,只要他意識裡有具象,神廟並不是變化不到。
反正本質上也就是重新的排列組合,只要有樣板跟著做就可以了,具體的內部結構、外在形式等,都無法做到一樣,但表象模樣,還是能做個大概出來的。
沈浪也就需要這個程度,沒想要讓它變成建築藝術。
但真正在履行的過程,還是非常困難的!
神廟的意識,雖然已經消亡了,但它軀體還有一些本能在。這是一種慣性,對於陌生的結構,哪怕有了一個具象,也是非常違和的。
這就像一個人突然懂了一門外語,但要他馬上張口流暢的說出來,還是會結結巴巴的。因為組織措辭之類,還是會按照母語的慣性思維。
神廟的變化執行起來,是很僵化的,甚至可以說遭遇到了一些本能的牴觸,那畢竟是神廟從來沒有見過、沒有體會過的領域。
但現在可是沈浪主宰神廟分身!
牴觸,那就強行的貫徹下去;僵化,那就來多幾次!
在他意志力強勢灌注之下,神廟開始呈現了其他的變化,第一次成功,還是花了一點時間的,而且模樣也是挺砢磣的,不過完成了第一步就好了。
隨後沈浪就讓神廟加快速度的變化,一次又一次,一個又一個的形態。
訓練的作用,可以突破慣性,可以極大的拓寬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