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宗教用來聯絡到一起的線索,或者是普通人的解讀,我們修行者,應該能看到更多背後的東西!”
“不錯!無論哪一派的祖庭,都會往祖師爺、往神話的角度攀附,但我們直接很清楚,本質上就是因為那裡環境極好!”
“話說回來了,祖師爺肯定也是去過很多的地方,會停下來修煉創派的地方,本來就是挑選得很好的地方啊。”
大家這麼一合計,都覺得很有道理,說不定那真的是有什麼寶藏!
因為宗教聖地,加上安全考慮,政府禁止攀登,這也就讓它直到現在,依然是保持著神秘的面紗,不像很多名山大川都被開發完了。
那兩大教派,想要入侵華夏,就是為了利益,說不定早就有對各地詳細的調查!
還有一點,沈浪沒有直接的說出來。
那就是信仰之力!
光明神教他們,都是有凝聚信仰之力的方法。其他的宗教,應該也有類似的。
岡仁波齊作為宗教神山聖地,現在主要是z傳佛教,而z人就是核心信徒。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是非常虔誠的。
往往很多人一輩子都是要前往朝聖過一次的。
他們那是一群人一起上路,用小貨車拉著木頭、帳篷、鍋灶等,沿途是真正達到“五體投地”的匍匐跪拜,不管下雨、下雪,一步步拜過去的。
在外面支帳篷睡覺、煮飯,解放鞋都是直接幾十雙磨爛。最基本的資金用完了,就停下來打工,然後再繼續。
遠的地方,可能就是五六千里!一趟下來,往往是一年多的時間!
以前沒有車的年代,牛車、人力拉扯,上山下坡,拉過去了之後,停下來退會原地再五體投地拜過去,幾乎是一米也不偷懶。
所以,不管大家對宗教的觀念、態度如何,對於這一種行為是否贊同,至少無法否認這一種虔誠和毅力。
如果是以前,沈浪也不會多在意這種行為,但現在卻有不同的感觸。
光明神教包括沈浪用的方式,都是靠基數大!信眾數量越多,總會有一定比例的虔誠者,積少成多,提供的信仰之力就不菲。
這也是教宗他們接觸到光明山之後,光明神派遣神使、甚至不惜分身過來的原因,就是現在地球巨量的人口,可以提供極豐沛的信仰之力。
但信仰之力又不純粹靠數量,質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修真者的信仰之力,就要遠勝於普通人。
這些能夠五體投地跪拜,一步步走完數千裡的朝聖者,那信仰之堅定和虔誠,是一般去燒個香、求個籤的遠遠無法比的。
他們一個人或許就能抵得上一千人、一萬人!
而且宗教信眾,往往是去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的那一會兒,才會非常的虔誠。這些信眾是日常就是如此的虔誠!
便是無法朝聖的,或者朝聖過的,到了閒時,也會去山上、河床,在石頭、石壁上面鑿刻經文等。
簡而言之,岡仁波齊極可能凝聚著非常澎湃的海量信仰之力!富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