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玉蟠桃在內的這些靈果,單一份的價值就不菲,現在賓客那麼多,所有的石桌上都有一份,這些拿出來招待,也是大手筆了。
瑤池不愧是瑤池。
這是大門派千年萬年累積的底蘊,也可能是環境等方面對門派的成就。
或許她們瑤池就有一大片的玉蟠桃,有種植大量的靈果。如此一來,就能自給自足,不需要去天都之類的地方交易,不需要去金燧谷之類的禁地冒險。
購買的玉蟠桃,是已經採摘了的成品,只能挑選而沒有了成長性。
禁地是要碰運氣的,不是隨便都能碰到,而且有兇獸等危險,所以遇到了,也是不管成色如何,都是先採摘了再說。
但像瑤池這樣隱藏起來的門派,如果自己有大片的桃林,所有玉蟠桃,就可以很好的規劃,可以根據其品種,在最佳的時候採摘。
當累積的數量多了,不需要急用,便是五百年、一千年,都是可以等得起的。
而這,也正是她們可以源遠流長的根基之一。
現場的賓客,都是見過世面的,對於如此大手筆的靈果,表現也很淡定。瑤池是拿得出來的,而他們各家各派,或許也有自己獨特擁有的底蘊。
瑤池作為主辦方,卻是保持著客觀的平衡,並沒有在石桌上面拜訪名牌之類的。
世俗間的會議,往往是按照官職、財富、名氣高低來區分重要程度的。
瑤池盛會則不一樣,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那麼好排座次的。
門派的歷史、歷來和當今的影響力等,都需要考慮;而嘉賓個人的年齡、輩分、資歷、實力、聲望等,也是需要考慮的。
別看大家都雲淡風輕,一旦排了座次,總會有人不服的。
所以瑤池的做法,就是不排座次,讓大家隨意坐。
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會有一種被評估了的感覺,再怎麼公平的評估,也會讓人不服不爽。
到如今大家到了現場,則是一團和氣,各自都謙讓的推舉別人坐上席。
當今這一批老祖們,以年紀來說,最輕的也有兩百歲了,年紀最大的則是高寒秋無疑。
而瑤池盛會數十年一次,他們以門派代表的身份前來,包括現在這一次,往往也就兩三次。一百多年前的時候,他們可能是掌門、長老的身份,跟著長輩來過。
若有一直很天才的人,可能多到參加過四五次。
而就算參加最多的,當初高寒秋就已經在了!
所以,他們也不清楚高寒秋具體多老了,只能確定至少好幾百歲,他的關門弟子莫飛流可能都不會低於兩百歲。
除了秋林劍宗的歷史底蘊弱之外,其他哪一項高寒秋都夠資格坐上席。
所以推舉他坐上席,是最沒有爭議的,大家都認可。
至於其他人,則是有心的隨意亂坐,不再從上席兩邊擺開排座次,隨意的話,那大家都是平等的了。
高寒秋推辭了一下,也就不客氣了。
而除了許皋月和莫飛流之外,他也當仁不讓的把沈浪帶著一起坐了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