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東勝傳媒搞出來的這個重磅新聞,內容是很多的,但釋出出來之後,熱度卻幾乎完全被《星空之魂》這部將由中美合拍的電影給佔住了。
國人、國內的影迷們,太希望看到自己國家能拍出那種恢宏的科幻鉅製了,所以大家的關注焦點都在這上頭,其實可以理解。
但身為行業內的從業者,如果眼睛也跟著完全只是盯著這部電影不放,甚至被攪動得心旌搖曳,那就未免有些失去冷靜了。
他們的這份五年120億投資的製片計劃,可不是隻有一部《星空之魂》。
這是一個長期計劃,而且計劃周密。
第一步,就是今年,計劃投資四十億,除了一部《星空之魂》佔走了半數的投資之外,他們還計劃同時投資三部單片成本三億以上的大製作,將會邀請國內的頂級導演和頂級演員加盟。
另外,在這份計劃中,還有多達五部的中等投資電影製作計劃,每部計劃投資一億左右,而且還有每部投資在五千萬左右的小成本投資計劃,這個是十部。
感覺上他們是做了個算術題,很簡單。
等分,《星空之魂》拿走一半。
剩下的再等分,三部大製作拿走一半,再等分,中等製作拿走一半,最後剩下的,還不忘了漫天撒網的投資小成本,而且一投就十個!
如果只看投資思路的話,這個整體投資計劃,還是很靠譜的。
既有野心,有魄力,同時又不是盲目的一把砸到一部前途未卜的所謂科幻大製作上——這哪裡是什麼大片計劃,這簡直就是題海戰術!
按照他們釋出的這個計劃,今年年內,這巨、大、中、小四個檔次合計19部的電影,就會全部開始進入籌備流程,並陸續進入拍攝週期。
此後的四年裡,第二、第三和第五年,沒有投資20億的那種大型製作,但其它的製片計劃,依然會持續推進,每年計劃投資15億,而在第四年,除了正常的15億投資之外,他們還會再次斥資20億,投他們的第二部大製作。
拿到好萊塢去說的話,這個製片計劃估計也不算太大,但是放到國內電影市場來說,這簡直就是航母編隊了!
查查資料就不難知道,過去的2017年裡,國內在電影院公開發行上映的電影,加一起才164部,平均每週合三部多一點。
而在過去的一年裡,東勝傳媒旗下的東勝影視主導投資、參與投資並進入影院的電影,大小一共是八部,由他們發行的電影,則是一共有47部。
又是簡單的算術題,接下來每年,東勝傳媒投入電影市場的作品,會增加十部以上,如果市場不隨之擴容的話,那麼,必然會有十部以上其它的電影被擠下去,或院線三日遊,或連進電影院的資格都丟了。
這對國內的電影市場是個不小的衝擊。
當然,東勝傳媒,包括旗下東勝影視的規模雖然很大,但彭嚮明依然要忍不住懷疑,他們是不是能拿得出那麼多頂級的人手,來負責那麼多同時展開的專案——還是那句話,電影這個東西,真的不是咣咣砸錢就能搞定的。
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核心因素,依然是人。
只不過這個計劃是如此的宏大,投資是如此的高,而且開頭一部科幻大製作,又正好砸到國內影迷的心坎兒裡,短期內它的每一部電影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卻是肯定的了。
僅從這一點來說,這個計劃的設計者,都是很聰明的。
本來只是普通的投資五千萬拍了一部電影,你還得費勁的找宣傳點,現在好了,東勝影視製片計劃的第一部上映電影,值不值得去看看?第二部呢?
省了多少宣傳的錢!
問題是還都跟《星空之魂》掛了鉤,大家下意識地會認為,自己正在看的這部電影,跟《星空之魂》那部大投資是有聯絡的。
那麼反過來,他們每上映一部製片計劃裡的電影,不也同時是在宣傳《星空之魂》嗎?
單就這份營銷的功力,就得承認,還是很牛逼的。
“喂,嗯,剛落地,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