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孫權孫翊回來後,兄弟幾個坐在一起討論大事小事。
再沒人說喬菁菁。
也沒人說起家裡的那從未見過面的媳婦兒。
不過是父母之命嘛,這個年代誰能不從父母之命,從了就從了唄。
如果心裡有那麼一點點小小的遺憾,那就遺憾去唄。
人生在世,哪能那麼圓滿?
只有張昭心裡最爽,這吳太夫人辦事兒太給力了。
好幾天後,孫權實在看不慣張昭那得瑟的臉色,就對他大哥悄悄說:“大哥,你放心,喬大姑娘遲早是你的。”
孫策想了想,也拍拍他老二的肩膀:“大哥在這裡向你許諾,袁家那十一姑娘遲早給你。”
孫翊一聽,悶肚子想了很久,他為什麼就沒個牽掛的?
就算不是青梅竹馬,萍水相逢的也可以。
那種在馬廄裡驚鴻一瞥的,更好。
可沒有。
他只有老母親為他相中的那個徐姑娘。
喬家人等了兩三天,只有喬菁菁臉皮厚得賽城牆,油鹽不進,他們是耗不下去了。
喬二喬三外加喬老爹,甚至是何苗苗喬蔓蔓都加入進來了,開了大大小小無數次的家庭會議。大家一致譴責喬菁菁,在對待孫策這件事情上太不像個女人了。
太沒點女人的覺悟了。
可喬菁菁仍然我行我素。
一副喬家沒了她就運轉不了的樣子。
還有就是搬出今年春天她在劉太守面前立下的誓言,要將廬江城的糧食翻一番。
這回,徹底給了喬二喬三以及喬老爹靈感。
這個靠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的莊稼事業,發誓說翻一番就一定能翻一番嗎?這會兒還夏天呢,那萬一遇到洪災水災乾旱泥石流,各種不可抗力因素。
再不然遇到突如其來的戰爭。
其他幾個人揹著喬菁菁一商量,一致認為這事兒絕對不能由著喬菁菁這麼辦。
“我在家裡是媳婦,不像你們血脈親情,可是也不由得我不說了呀,阿翁呀,咱們拒絕了孫將軍,得罪的可是孫將軍的臉面。拒絕一次也就罷了,這已經拒絕好幾次了呀。阿翁呀,你見識多走南闖北,這麼些年你最知道了!
這件事情如果由著咱們家阿姊這個性子來,可怎麼得了啊?退一萬步講,拒絕了這家,還有別的人家。可是前頭阿姊和陸家一親,陸家滿門就被孫策斬了一半,這後來被孫策上門提親,孫策又不在咱們廬江城了。誰知道是我們老大拒絕了孫策?那不知情的,或者聽著半點風聲的,不說是咱們阿姊命太硬,搞得男方不要咱們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