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汗吸納了被吞併的蠻族女人組成了一個軍隊,說是女子軍也不為過。
而帶領這個軍隊的正是他自己的女兒。
血夷·諭華。
此人正是血夷鐵面軍的直接領導人,也是波爾汗兒女裡手裡唯二握著單獨軍隊的將領。
在這裡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位傳奇與殘暴的女將軍了。
莫要以為這個叫做血夷·諭華的女子是長得如何貌美天仙,實際上她的樣子恰恰相反,五大三粗,說是膀大腰圓也不為過。
身高八尺,接近一米九的身高,擅用的兵器也是一雙紫金錘。
面相也是極為兇狠、殘忍的型別,總之與美好相關的事務基本上與她無緣,怎麼說呢,這反而是蠻族女子正常的樣貌。
邊疆之地,也就是現在的幽州。
基本上可以說是極北的地方了,氣候和地理位置就不是那種能出江南女子型別的地方,反而是豪邁、粗獷的搖籃。
血夷·諭華的武力值很高,波爾汗的兒女很多,但最出名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而武力值方面這個名為諭華的蠻族女人可以排名前二。
也正是因為這個女人的存在,使得血夷在對外戰爭中,尤其是在侵略大燕,肆虐神州大地的時候,知名度一下子達至了最頂峰。
無他,就是因為其秉性的殘暴和血腥。
而她手下的鐵面軍,也就是完全由蠻族女子組成的軍隊,也在血夷對外拓張和侵略時,名聲可謂是天下皆知。
至於為什麼叫做鐵面軍,通俗易懂,就是每一個兵卒的臉上都帶著一個粗糙的鐵面具,只留下一雙眼睛的窟窿。
這麼做的用意,其實還是在諭華的命令下實施的,說白了就是兩個方面的因素。
一來,在戰場上帶這種幽黑的面具,是有一定的震懾效果的。
二來,還是女人的身份緣故。
首先組建女子軍隊的想法是由血夷·諭華首先提出的,波爾汗最終在幾經思量過後才慎重答應下來的,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促使波爾汗下這個決策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諭華其本身的實力,以及在勸說的過程中所列表的事蹟。
在這些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波爾汗終於同意了自己的女兒成立起真正意義上由蠻族女子組成的軍隊。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即使以血夷·諭華的身份和實力也遭受到了無數的質疑,但是不得不說但凡任何一個開創性的舉動,在其中的過程當中必定會遭受無數艱難險阻。
更何況以當時血夷剛剛起步的時候,以諭華剛嶄露頭角的實力和威望來說,她的想法得到很多人不認同,在他們的思想裡,雖然自家娘們的手勁確實不弱,吵架的時候,那個勁那可是一丁點不弱。
但是現在她們要面對的是戰爭,不是與自己爺們之間的吵架,這完全是兩碼事,豈能相提並論,雖說蠻族之間,男人、女人有時候性別之分很是模糊,可……
是人就會擁有感情,有感情就會有牽掛,有憤怒、有感動、有悸動、有復仇。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最開始的時候,諭華在建立的初期也遇到了許多困難,而且哪怕她這個想法提出來,並且提到了波爾汗這個部落首領的同意,事情也沒有她想象中那麼簡單。
說白了,原因很簡單,就是人的問題。
女人。
要知道思想上的束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三言二語就真的可以被改變的,血夷·諭華要做的事情,絕對是在蠻族的歷史邁出絕大的一步。
這也就意味著,蠻族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全民皆兵。
但眼下說的是未來的事情,可眼下卻並非如此,坦白來講蠻族女人的力量和秉性確實夠彪悍和兇狠,有時候也會為了自己的部落,拿起刀柄去拼殺。
可是絕對沒有像血夷·諭華這樣,直接組起一個完全由蠻族女人組成的軍隊,這不僅部落裡面的男人們受不了,就連一些女人也受不了。
說白了,這很好理解的事情。
正如先前所說的那樣,有時候在思想上的牢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打破,自己會去做一件事情,但這裡面是被動亦或者是主動,就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且還有一個問題——
兵員。
血夷·諭華雖然身為血夷·波爾汗的女兒,但其本身是沒有軍權的,可她還是享受了其身份帶來的資源,再加上其本身具備著強烈的野心,在武道一途上有著非凡的成就。
這也就意味著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血夷·諭華是沒有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的。
雖然自身的武力並不差,但是既然沒有超脫出自身的部落,就代表著她本身所代表的能量是有限的,至少並沒有想象中那般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