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指草原上那些部落形成的獨有文明。
其二,整個草原上的生態環境造成。
太過單一,只能發展畜牧業,而且還是那種必須常年遷移的產業,除此以外的所有產業基本無法自給自足,必須透過掠奪來完成。
以上兩點才是造成蠻族無法形成一個大統一王朝的主要原因。
可是卻有一個人打破了這個草原上數千年來沒有絲毫改變的生態環境,此人正是波爾汗!
正是他帶領著蠻族一度走上輝煌,也是他在真正意義上神州大地的百姓們認識到了什麼叫做他們口中的蠻人。
而這個轉折點正是發生在大燕末年。
就在十二宦官霍亂朝政,外戚握著兵權對那椅子蠢蠢欲動的時候,那位皇宮裡的天下共主只會貪圖享樂的時候,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發生在了草原上。
邊疆之地。
名為波爾汗的蠻族人率領著自己的部落南征北戰,幾乎將草上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中小型部落全部吞併,手段異常的殘忍和血腥。
吞併的過程很血腥、很殘忍,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甚至是警惕和忌憚。
忌憚和警惕,這兩個情緒對於聖族人來說往往就是兵戈的開端,更何況是【血夷】這個部落的擴張太過肆無忌憚。
這就引起了兩個大型部落的不滿。
要知道草原上並非永遠都是戰爭的時候,也有斷斷續續的和平時期,同樣的,也並非所有的部落都是那麼好戰,這些部落會歸附在一些中、大型的部落麾下。
【血夷】的擴張勢頭很猛,這要歸功於草原上獨有的文化,還有騎兵的機動性。
說起來部落之間的吞併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有時候會採取極端的手段,有時候也會放過除了作戰士兵以外的男人。
相當於留下點火種。
因此對於蠻族的女人來說,雖然她們同樣能夠能征善戰,武力方面其實並不比男的差,但是這地位就是低,再加上一旦部落被滅,她們基本就是與貨物一般無二。
要麼反抗當場死,要麼就是在被動、主動裡找個強壯的男人繼續過下去。
千百來就是如此,沒有絲毫的改變,漸漸地好似變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潛規則一般,就好像所有人都在遵守著這一規矩。
遵守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符合利益。
要是將一個部落所有男人都殺了,只留下初生的嬰兒,還有女人的話,雖說嬰兒不記事,只要融入到新的部落後,待成長起來以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自己人,這一點倒是無需的擔心。
倒是女人會很麻煩。
聖族對待新生兒,無論男女的方式都是一樣的,因此聖族的女人同樣是彪悍至極,上戰場殺敵不在話下。
這樣一來就似乎變得有些麻煩,麻煩是什麼?
斬草除根?
先前的時候就說過,蠻族對待新生兒的方式基本上與李羨前世歷史的斯巴達一樣,到底能不能活下來全靠你自己。
如此的話,人口自然不能算是有多興盛。
但有趣的是聖族人的世界觀在這一方面又異常的樸素,雖然在種族方面新生兒能夠成功活下來的機率並不是很大,但是他們唯獨知道一點,那就是多生孩子,那機率不就大了!
樸實!
卻很有道理。
那麼除了上了年紀不能生育的女人,但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就不能殺。
要是每滅一個部落都把裡面的女人都殺了,再加上新生兒降下來的試煉又太過殘酷,那豈不是自己斷自己種族的根。
這一點,雖然聖族人的世界觀比較樸實,但是樸實和傻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意思,這一點並不是什麼特別深奧的問題,也並非難以明白。
每個聖族人的成長,無論男女都是這般過來的,沒有任何的區別,延綿血脈不管是哪個種族,都是銘刻基因裡的東西,這一點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那麼接下來無非就是將大家腦子裡的東西變成了現實。
最開始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也許有過反抗,有過復仇,也許這裡面有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無論怎麼樣,時間會沖刷掉這一切。
它會站在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揮動手裡的畫筆輕輕將其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