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姬明武緊抿的唇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自語道:“那朕還挺期待這個小傢伙的。”
其實這裡面的意思很簡單。
幽州總共一百四十萬的軍隊,不可能全部裁掉,肯定會為以後大大小小的縣、府、郡留下足夠的守城軍隊,可儘管這樣也最多留下幾十萬的軍隊。
而且……
這裡面有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僧多肉少,幽州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將門世家數不勝數,構成了一張龐大無比的利益網路。
你能多吃,他就少吃。
在不可能造反的前提下,
這一點,其實大家都有心裡準備,甚至很多年前就有人開始為此謀求後路了,列如袁家的大公子袁千鴻,他就是在袁伏龍的安排下,走上了文官的路子。
恰如於主薄那天晚上與李羨說的那樣。
未來,明鏡司為主的政法部門體系將會徹底達至鼎盛,朝廷會以極其優厚的條件招攬那些名門大派的弟子亦或者是民間的高手為明鏡司所用。
配合真正官府培養出來的捕頭來進行民間的維安工作。
在高武的世界裡,以武制武,這幾乎是必然的路子了。
同時,
文官的地位將會無限拔高,更多的文人將會將法家與儒家的思想灑遍大晉的每一處角落,這是未來最理想的政治方針了。
內聖外王。
但這並不是說武將的地位就徹底變得一文不值,只是相比而言它的上升勢頭很窄,很有限。
先不說大晉其他十五個州,單以幽州來說……
姬明武心裡早有一系列的方案了,那就是先軍政兩分,其次將集中於大城裡的百姓分流出去,建立起遍佈於幽州的縣、府、郡、城。
與此同時,便是順勢進行裁軍的步伐。
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般的改革,
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這位雄心壯志的皇帝心裡,至少需要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才可以讓幽州重新換一個樣貌。
姬明武想的很簡單,也很清晰,他先做了再說。
任何敢擋在大勢車輪的螳螂都會便碾壓成粉末,屍骨無存。
當然,
改革自然有利有弊,不全是壞處,要真是一點利益都看不到,怎麼可能會不造反?
真正的幽州軍方高層,一個個都是人精,這裡條條道道看得門清。對於世家來說這反而是一種極好的開枝散葉。
至於李羨……
說白了就是門面,盧廣信推出來的門面,日後他在姬明武面前的表現,將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姬明武對幽州軍隊的改革。
這便是火種之名的由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