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正是那著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推背圖》的袁天罡和李淳風。
傳說此袁李二人精通陰陽八卦奇門術數,道術高深,並具有洞察未來的“天眼神通”。
因李淳風夜觀天象,結合“武周代唐”之言,於是一時興起,開始預言推算。李淳風以術數易卦推衍,一算起來就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朝以後兩千年的歷史。
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洩,還是回去休息吧。
是以《推背圖》之名由此而來。
雖然是傳說,但還是很有值得推敲之處。
‘樓觀道,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師門?!’
一時間,趙佶醍醐灌頂,腦中很多線索串聯了起來,形成完整的脈絡。
世界觀,一下子就打了開來。
趙佶不免露出一抹讓人難以理解的邪魅笑容,說道:“宋兄,我是何人,來自何地,待宋智回來後,你便知曉了。”
宋智回來,說明這位親弟弟現在安然無恙。
唯一的仇怨解決。
這一戰之後,宋缺對趙佶也是無比欣賞,立刻邀請道:“也罷!剛剛吃得不盡興,趙兄可願和我把酒言歡,探討武學……”
“有何不可!”
宋家石城,趙佶和宋缺喝到月上柳梢頭,這才結束了武學的探討。
洗漱之後,趙佶在僻靜的豪華院子裡背手而立,望著夏月,整理收穫。
大唐世界的武功,已經從純粹的內力修煉,提升到更看重精氣神同修的程度。
所謂三流高手看招式,二流高手看功力,一流高手看氣度!
氣度越是恢弘,只要有一門適合的武功修煉,所能達到的境界也就越高。
高句麗弈劍大宗師傅採林,將天下納入劍法之中,在劍法上落子屠龍,胸懷整個高句麗的興衰成亡,將胸襟氣度與本身實力合二為一,成就大宗師之境。
突厥武尊畢玄,是草原人的精神領袖和象徵,身系突厥帝國存亡安危,胸懷大草原遼闊恢弘氣度,是為天下公認的武學大宗師。
至於散人寧道奇,道門本就講究無為,追求成仙了道,道法自然,更易得道。
倒是天刀宋缺和邪王石之軒卻是差了些許,雖然戰鬥力不比三位大宗師差,但在精神境界上略遜了一籌。
宋缺被小小的嶺南宋閥束縛住了,也被慈航靜齋的梵清惠束縛住了。
雖然他一直追求“舍刀之外、再無他物”的境界,但現在還未真正的大成,他的刀有桎梏,雙重桎梏。
至於邪王石之軒,更是受慈航靜齋帶發女尼碧秀心所累,硬生生搞成精神分裂,卡在宗師巔峰不得寸進。
不然,以他在大隋朝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縱橫捭闔之間就將強大的突厥整得一分為二的智謀,那種天下都在反掌之間的胸襟氣度,大宗師妥妥的。
而且還應該是大宗師中最有希望破碎虛空境界的那位。
趙佶相信,只要這兩位斬滅了心結,那一身實力必然站在這個世界的巔峰。
“世界觀是開闊了,但也感覺自己實力還是不夠強啊!氣度、胸襟……這我可比誰都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