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趙佶以太祖長拳為骨,以斗轉星移、乾坤大挪移為皮,以天山六陽掌為筋,以各類武學為肉……
張仙人的太極,從他手裡誕生了。
太極,是一種武學理念,而非一招一式的武功。
若是強而學之,不過東施效顰,只得表象,淪為下乘。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趙佶向逍遙三老講解完太極的精髓,總結出了八個字,發人深省。
指點完之後,他便揹著手離開,找樂子去了。
一味練武,其實也挺枯燥的。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趙佶向來都是勞逸結合。
但留在橫山城外險峰上的三老,卻是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太極的武學理念,實在太切合道家的思想,逍遙派脫胎於道教,他們三個領悟太極的奧妙,並不難,但要真正掌握大成的太極拳勁,卻是需要時間和精力。
“太極拳一出,道門所有武學都淪為下乘了!”
無崖子長嘆一聲,臉上有落寞,也有興奮。
他年輕的時候花時間收集了大半個武林的武學,想和師父逍遙子一樣,開創一門絕學,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家庭、門派弄得雞飛狗跳,連腿都斷了,所以雄心壯志也都丟在了一邊。
現如今,看到趙佶開創出如此博大精深的道門武學,心中百感交集。
遠非大圖書館弄出百家武學所能比的。
“我修煉了一輩子的白虹掌力,力道曲直如意,但與太極拳勁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李秋水徹底的算是服了,心服口服。
“師父若在世,大概會與他引為知己吧!可真是千年不出世的武學奇才,我等在他面前,只有求教的份!”
巫行雲第一次沒有槓李秋水,兩女齊齊看著趙佶離去的背影,眼神裡露出莫名的光。
讓男人嫉妒的目光。
“咳咳!”
無崖子輕咳兩聲,說道:“我們交流一下太極,端王教了我們一遍,短時間不會再指點第二遍了。師姐,你看我這一掌如何,可有端王幾分火候?”
說完,遙遙朝著馬尾辮小洛璃揮出一掌,掌風剛柔並濟,形似磨盤,碾磨掌下的一切。
童姥一看,淺笑道:“虛有其表,不過十之一二罷了!”
說著,她使出天山折梅手,一抓一捏,就破了無崖子的掌力。同時手指一點,磅礴的內力一抖,指尖竟然升起一道無形的漩渦。
“哎!終究落了下乘……”
童姥悵然若失地收了內力,坐在懸崖邊晃盪著小短腿,託著腮幫子,再次陷入沉思。她這一輩子,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坐在天山上,看著雲海,轉眼已是百年身。
“師兄,我那外孫女婿除了武學可有什麼其他愛好?”
突然,李秋水問起了趙佶的興趣愛好。
“愛好?”
無崖子面色頓時古怪起來。
要說愛好,無外乎琴棋書畫,那位外孫女婿也確實精通此道,甚至天下無人能及。